|
⊙记者 朱国栋 ○编辑 全泽源
“母基金”产业时机已成熟
众所周知,由于资本市场回暖、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加上创业板的推出,最近几年人民币基金在中国发展势头良好,大有赶超美元基金之势。但尽管如此,除了社保基金等极少数资金外,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母基金。
“在欧美国家,VC、PE基金多数来自社保基金、大学基金、养老基金等专业母基金,真正来自企业家甚至个人的资金比例并不大,但中国目前的人民币基金大部分来自政府主办的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民间个人资本和政府引导基金,社保等正规的LP(投资人)很少。”陈工孟表示。
在风险投资领域,对于LP约定俗成的选择偏好顺序是:社保、养老等大基金、大学等非盈利性机构基金,然后才是企业和个人。而企业与个人的资金之所以排在末位,按照风险投资家、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的说法是:个人与企业的资金变化太多、变数太大,LP与GP之间的信任问题很难解决。
但陈工孟认为,国内缺乏人民币母基金的时代可能很快就要结束,“我认为中国发展专业母基金产业时机已经来临。”陈工孟信心满满地表示。他罗列了三大因素支撑其预测。
首先,中国经济经过30年高速发展,中国社会已集聚了大量的民间资本,而这些民间资本可选择的出路并不多。“这些民间资本目前还是单打独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在温州就有6000多亿民间资本在流动。一谈起温州人,大家就会想到炒楼、炒煤、炒股。但是,随着市场的成熟与规范,以及部分行业政府深度介入,形成了实质性的国进民退格局,温州民间资本在去年可谓是损失惨重,在山西炒煤的温州资本据不完全统计超过500多亿,山西对煤炭行业进行产业整合后,给温州人造成了100亿到200亿损失。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民间投资者总有一天会明白,与其把钱拿在手里炒楼炒股票,还不如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规范化投资。”陈工孟表示。
陈工孟认为,民间资本被母基金“收编”,中国金融监管当局也是乐见其成,“民间资本无序流动,对整个市场也不是好事,2009年以来楼价的过快增长就是例证。如何把这些民间资本通过FOF(母基金)专业运作形式,能够有序、专业化、国际化地引到风险投资领域,使这些民间资本有一个比较安全稳定的回报,这是摆在政府部门和我们从业者面前的课题。”
陈工孟认为,这些资金通过专业化的运作之后,能够分享未来中国20年经济发展的“大蛋糕”。
其次,中国母基金产业另一有利因素是管理团队日益专业化,“经过过去1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形成了比较专业的VC、PE投资管理团队。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国已经超过1000多家的投资机构,但是真正比较专业运作的差不多200家,已经形成了专业的队伍。”陈工孟认为,人的因素在风险投资领域十分关键。
第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投资机会也是母基金产业的关键所在,“据我们预测,中国经济未来20年还继续高速发展,加上新能源、物联网等新科技革命的出现,为我们PE、VC机构提供了大量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我们未来20年不愁没有项目投。”陈工孟表示。
中国母基金需要中国特色
陈工孟坦承,尽管中国民间资本很充裕,但对GP(基金管理人)来说,民间资本质量不高,“所谓的质量不高就是拥有财富的小LP(投资人),他们对VC、PE行业不了解、不理解,尤其是对母基金PE、VC的运作模式不太懂。所以他们对把钱真正要交给专业的机构还有疑惑,不放心,希望直接介入管理。”
“还有一个问题,他们追求短期的回报,这样的心态是比较严重的,就是不希望投资周期过长。因为我们PE/VC这个领域,一般来讲投资期限7+2年,母基金需要10+2,或者10+1,对他们来讲太长。这也可以理解,经过过去20年、30年辛辛苦苦的努力,手里边有一个亿、两个亿资金,如果这个钱全部交给人打理不放心。中国很多民营企业家,改革开放初期20几岁创业,现在50多岁了,花了30年的时间积累了几个亿,万一亏掉再起来的机会就没有了。”陈工孟认为,这种不放心的心态在中国民营企业家中十分普遍。
陈工孟认为,企业家上述心态可以理解,所以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投资机构提高水准,目前真正能够脚踏实地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VC、PE机构很少,对中国产业未来方向的判断能力也不够。甚至有的投资机构以VC、PE的名义非法集资。”
此外,中国的母基金产业还需要创新,“国外的FOF管理期一般为10+1年,但这么长的时间在中国不大现实,我们认为8+1年比较合适。而母基金委托给风投机构的期限是5+2或6+1年。此外,在挑选投资哪个基金时,我们的LP在投资委员会中应有一定比例的投票权。类似的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应有不少。”陈工孟表示。
陈工孟表示,以母基金形式出现的“中院1号基金”正在酝酿中,将于2011年正式募集完毕,预计第一期基金规模为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