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产业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专 版
  • B5:专 版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2010 1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2版:地产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12版:地产投资
    楼市调控遭遇“马虎先生” 地方、银行“变相”托市
    上海 影响已由量到价 政策执行待加强
    广州 撼成交易 撼房价难
    二线城市 退房潮隐现 地方政府选择托市
    投资风向
    北京 抄底客+炒楼花 楼市暗流涌动
    深圳 开发商积极推盘 房贷执行马马虎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北京 抄底客+炒楼花 楼市暗流涌动
    2010年01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于祥明 ○编辑 王晓华
      北京

      抄底客+炒楼花 楼市暗流涌动

      ⊙记者 于祥明 ○编辑 王晓华

      

      在“国11条”调控政策之下的房地产市场暗流涌动,抄底客正在待机而动,炒楼花现象也呈抬头之势,这一切使得调控的实际效果变得扑朔迷离。

      “虽然今年以来,北京住房的成交量大幅度下挫,但是楼市的炒作气氛依然很浓。”中原地产张大伟向记者表示,据其观察,目前有一群踏空2009楼市暴涨行情的“抄底客”,正期待价格下跌以获得入市的机会。

      张大伟还告诉记者,据中原地产研究部调查,虽然在新年元旦的成交量下跌了73.6%,但是需求并未下降如此多,新增需求减少仅在40%左右,而且新增加的购房者中50%都存在抄底的心态。

      一部分人在等待进场,而另一些人却急着离场。记者从一些中介公司了解到,北京炒楼花的数量也呈增加态势。

      “目前一部分去年12月刚刚开盘的项目期房,已经有挂牌出售的,甚至有些项目约有10%的期房在转让抛盘。而且,这些二手期房价格低于商品房新开盘价25%,畸形的市场正酝酿风险。”张大伟说。

      所谓炒楼花是指“期房的转让交易”,即在卖家还没有拿到房产证前就与买房者签订住房转让协议进行交易。

      记者了解到,为了打击投机性购房,相关部门早已经禁止了期房转让类交易,因此目前市场上的类似交易都属于违规操作。

      对此,一位中介公司经理告诉记者,“期房转让”再次出现抬头趋势,是部分投资客获利离场的结果。

      “经过09年房价快速上涨,不少投资买家已经赚得盆满钵溢,在‘国4条’、‘国11条’出台后,一些敏感的投资者已经决定离场。”该经理说。

      该经理还私下向记者透露,据其公司内部统计,“炒楼花”自从去年11月开始明显增加,而进入2010年后还在继续增加。

      楼市调控政策下的违规暗流还不仅于此。记者从北京部分中介公司了解到,即使是“国11条”中的“二套房以家庭为单位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硬性规定,也在住房实际交易中被“绕行”。

      “实际之中,规避首付40%的办法还有很多,例如可以通过做住房评估价格以少交首付等,只要银行方面默认即可。”该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各家银行之间也有竞争,因此实际操作中不乏“灵活操作”者。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国11条”调控政策正在被消化之中,而市场也有恢复的迹象。值得关注的是,在银行系统仍有灵活操作空间的情况下,楼市调控的实际效果更变得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