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调查·区域
  • A1:市场封面
  • A2:信息披露
  • A3:市场新闻
  • A4:机构动向
  • A5:资金观潮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趋势
  • A8:市场中人
  • A9:市场评弹
  • A10:数据说话
  • A11:信息披露
  • A12: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B56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2010 1 2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9版:市场评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9版:市场评弹
    收紧流动性 长期看利好市场
    预期大逆转
    ■行业报告精选
    ■最新评级
    ■个股超市
    切莫短炒内银股
    金融工具和退出策略
    长阴之下如何动作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收紧流动性 长期看利好市场
    2010年01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中证投资 徐辉 ○编辑 李导
      ●近期持续收紧并未对资金价格产生明显影响,这意味着央行收紧货币仍然仅限于多余货币,这也意味着其对股市的影响将不会是转折性的

      ●当前央票利率上调隐含的资金价格上涨,对于股市估值中枢本身影响不大。目前股市收益率对于债市的优势依然明显,原因在于去年和今年上市公司收益率明显高于十年期国债利率

      ●当前部分医药股和科技股估值水平,已明显超出其基本面所能够解释范围;相反,部分银行股和地产股2011年动态市盈率只有10倍以下,具有一定投资价值

      ⊙中证投资 徐辉 ○编辑 李导

      

      新年以来,央行和国土部出台了一些回收流动性、抑制投机性购房的新政策,受其影响银行股和地产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调整,大盘波动幅度和频率明显加大。

      笔者认为,无论政策如何微调,市场始终应抓住流动性和估值水平,这两个影响市场的根本因素。从目前情况看,M1、M2依然在高位运行,资金宽松局面没有根本变化;另一方面,股市收益率对债市的优势依然在保持。这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短期市场的波动尽管可能持续,甚至出现幅度较大的中短期调整;但牛市格局的基本趋势并没有改变。投资者逢低买入市场错杀的蓝筹股,中长期看收益将相对确定。

      

      收流动性仅限于多余资金

      从目前情况看,经济运行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和去年人们预期不符的事件。其中突出的一点是,CPI走高的幅度大大超出预期,最新的预测是,今年CPI就可能达到6%的水平,这可能预示着央行加息的时间点将大大提前,而一旦CPI持续保持在5%以上,将是件相当危险的事件,因为它可能预示这波发轫于2008年10月份的牛市阶段性的结束。所以,如何尽可能长的时间将CPI控制在5%以内,进而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较好的环境;既是央行的目标,也应该是普通投资者的目标。

      从这个意义上看,近期央行持续地上调一年期央票利率,加大货币回笼力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稳定商业银行新增贷款规模,等一系列的行动,事实上都是在稳定社会通胀预期。央行微调流动性,短期内可能会对投资者产生心理上的影响,引发股市波动;但中长期看,是为市场长期稳定上扬奠定基础。因为,一方面,CPI在5%以内是股票投资的黄金时期,过了这一区域,往往意味着股市进入高风险区;另一方面,近期持续的收紧并未对资金的价格产生明显的反应,这意味着央行收紧货币仍然仅限于多余的货币。这意味着其对股市的影响将不会是转折性的。

      另外,从M1、M2的运行情况来看,去年12月份出现了双降2个多百分点的情形,但环比11月的情况来看,事实上M1、M2还是走高的。其中原因就在于,2008年12月份的基数太高。当前市场普遍预计1月份M1将继续上行,至少从目前来看,还没有出现M1的拐点。

      

      股市估值依然在安全范围内

      大家之所以对央票利率上行非常忧虑,主要是因为它预示着资金的价格出现了一些变化;如果这种变化足够大的话,将可能改变股市和债市的吸引力对比。不过,从我们的分析来看,当前央票利率上调说隐含的资金价格上涨,对于股市估值中枢本身影响不大。当前股市收益率对于债市的优势依然相当明显。其一,当前股市基于2009年和2010年上市公司收益的市盈率分别在22倍和17倍左右。也就是说,基于2009年和2010年上市公司业绩的当前股市收益率分别在4%和5.9%的水平上。其二,当前十年期国债利率在3.68%。比较之下,股市基于2010年业绩的收益率,显然,股市的吸引力依然明显大于债市。当然,这一论断的前提有两个:第一,债券收益率不出现大幅提升;第二,上市公司2010年的利润提升水平基本符合预期。

      

      选医药科技还是金融地产

      既然市场风险不大,那么当前投资应当关注什么呢?笔者认为,尽管市场全局的风险不大,但结构性的风险不得不防。我们看到,当前市场结构性高估和结构性低估同时存在,而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不是因为产业的前景,而仅是投资者的情绪驱动。比如说,当前部分医药股和科技股的估值水平,已经明显超出了其基本面所能够解释的范围;相反来讲,部分银行股和地产股的2011年的动态市盈率,已经下到10倍以下了。除非中国经济出现较大的问题,银行、地产的这种估值才具有现实意义;但如是,上述部分高估的医药股和科技股,就更加缺乏基本面的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