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调查·区域
  • A1:市场封面
  • A2:信息披露
  • A3:市场新闻
  • A4:机构动向
  • A5:资金观潮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趋势
  • A8:市场中人
  • A9:市场评弹
  • A10:数据说话
  • A11:信息披露
  • A12: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B56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2010 1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观点·专栏
    虎年骑虎
    若提前加息
    无疑“火上浇油”
    伦敦到底还是伦敦
    上海国际板应充分利用后发优势
    究竟该怎么看股指期货交易“门槛”
    失落的日本80后被迫啃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伦敦到底还是伦敦
    2010年01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祖谦
      张祖谦
      身处逆境的伦敦正在奋力捍卫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这不仅是为了“荣誉”而战,还涉及巨大的利益。

      2009年是伦敦金融城极其艰难的一年:每天平均的交易额比2008年减少了25%;作为其主要业务的企业并购和合并数量,创下了近40年的新低;欧洲金融业减少的84000个工作岗位,几乎一半在伦敦;办公室出租率为近20年来最低。工党政府为了争取民心,也落井下石,抨击伦敦金融业“不顾后果地中饱私囊”,并大幅度提高了金融业从业人员所得税的税率。与此同时,伦敦还面临来自外部的严峻挑战。这不仅包括香港、东京、法兰克福和巴黎等老对手,还包括上海和新加坡等后起之秀的竞争。对于在逆境中苦苦挣扎的伦敦金融城来说,这不啻是雪上加霜。去年12月,国际著名的英国安永实律师事务所(Eversheds)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在伦敦、孟买、纽约、上海和阿联酋的600位企业高层主管大多认为,上海在未来10年内可能取代伦敦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国际金融中心。

      然而,虽然伦敦金融城在国际金融海啸中严重受创,但是相对于除纽约以外的其他国际金融中心,在国际金融界,伦敦仍然具有明显的、甚至是无可取代的竞争优势,所谓“伦敦的衰落”有炒作和夸大之嫌。今天,全世界35%的外汇交易在伦敦进行,相当部分的OCT衍生工具也在伦敦诞生并被国际金融业广泛采用。

      作为连接北美和远东的枢纽,伦敦在地理上具有区位优势,而伦敦所拥有庞大的金融专业人员的群体,其数量之多,其他的国际金融中心或潜在的国际金融中心都难以望其项背。伦敦还有独一无二的语言和时区的优势;因为英语是国际金融界的“通行工作语言”,在世界任何地点的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立即准确地说出位于格林威治零时区的伦敦时间,这对于国际金融交易极为便利。再说,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英国,相关法律和政策比较宽松和优惠;这是左翼势力较强的欧洲大陆诸国难以做到的。且不说,伦敦还拥有世界著名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医院,品质一流的各类媒体,丰富而高品位的文化生活。

      还有一条对伦敦金融城颇为有利的是,尽管伦敦具有上述优越条件,生活费用却并不高。依据全球最大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美世(Mercer)最近公布的报告,伦敦在世界各大城市生活费用的排名中从第13位降到了第16位。正因为如此,虽然伦敦近年业绩不太理想,但是最近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仍将伦敦排在首位。目前,在伦敦落户的跨国大银行有250家,这几乎是欧洲唯一能对伦敦构成某种威胁的法兰克福的两倍。此外,世界上最大的6家律师事务所中有4家的总部在伦敦。

      伦敦金融界认为,2010年,“大气候”将有所改善。这不仅是全球金融形势将趋于好转,英国国内的政局也将发生对伦敦金融城有利的变化。无论如何,英国GDP的8%和税收总额的14%来自金融业,任何一届英国政府都不会听任伦敦金融城一蹶不振。工党已连续执政13年,再加上首相布朗在民众中的支持率直线下跌,今年的大选,保守党获胜几已没有多少悬念。而保守党历来比较重视伦敦金融城,现任保守党领导人卡梅隆出身股票经纪人家庭,对金融业重要性的认识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了解他的人士说,他与金融界的关系显然比布朗融洽。因此,伦敦金融界在估算,一旦保守党上台,伦敦金融城可望迎来发展的新机遇。

      当然,为了巩固伦敦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伦敦还需要做得更好。为此,伦敦市政府已计划双管齐下:一是竭力阻挠英国政府和欧盟通过对伦敦金融城不利的法规;二是出台一系列新的建设项目,以完善伦敦的基础设施。

      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近日严词抨击欧盟拟议中的某些法规,直言这些法规如果获得通过,伦敦金融城的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Equity)业务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因为据约翰逊估计,伦敦拥有欧洲80%的对冲基金和60%的私募股权基金。这位市长还反对英国政府采取限制外国专业人员入境的签证政策。他提醒说,拥有30种通用语言的伦敦,应继续是吸引世界各地的人才纷至沓来的目的地。

      至于伦敦市政府出台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据约翰逊说,那是自从维多利亚时代以来规模最大的。这些项目包括在使用寿命已逾150年的地铁隧道安装空调,把伦敦地铁载客能力扩大30%;将长度达31公里的码头区轻便铁路的运输能力提升50%等等。

      (作者系上海欧洲学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