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调查·区域
  • A1:市场封面
  • A2:信息披露
  • A3:市场新闻
  • A4:机构动向
  • A5:资金观潮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趋势
  • A8:市场中人
  • A9:市场评弹
  • A10:数据说话
  • A11:信息披露
  • A12: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B56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2010 1 2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财经海外
    希腊债务警报难除 欧元狂泻至5个月新低
    聪明的投资者要懂得进退
    “一年级毕业” 奥巴马交出及格成绩单
    奥巴马的2010年将更加艰难
    融资融券试点门槛初现 不得裸卖空
    斥资6000万 巴菲特欲平息与AIG假账丑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聪明的投资者要懂得进退
    2010年01月2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迪拜塔

      ■环球热评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最近,一场由著名影星“泡沫先生”主演的悬疑剧正在全球轰轰烈烈地上映,观众无不为剧情的跌宕起伏而揪心。

      “泡沫先生”的演技究竟是好是坏?翻翻全球各地诸多的“影评”,痛恨厌恶其者有之,想要利用其大发投机财者亦有之。

      从17世纪初的荷兰郁金香狂热到1720年英国的南海公司泡沫,再到上世纪90年代的科技股泡沫,以及最近的美国金融业和迪拜房产泡沫。

      泡沫导致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资产价格被不真实地夸大,资本配置的恰当性被极大地扭曲,进而导致整个金融被一种虚假的繁荣所笼罩。一旦泡沫破灭,四处尽是“股神”巴菲特眼中的“裸泳者”:惊慌的投资者在不停地抛售、再抛售。于是,资产价格急剧下挫,资金大面积消散,相关产业链濒临破产,甚至是整个经济体系面临失衡。

      噩梦般的景象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每次泡沫破灭后,众多抗议声便充斥于耳,监管为何不把泡沫挤掉——最好是永远挤掉。

      然而,管理层不是看不见泡沫的危害,而是因为,吹起一个新的泡沫来解决上一个泡沫破灭所留下的遗留问题,似乎比大刀阔斧地调整金融监管体系、重新调整产业结构来得更容易,也现实得多。

      以2008年底迅速膨胀的次贷危机为例,在经过金融海啸的席卷之后,美国经济体系的大部分都被病态包围:失业率突破了两位数、房产价格一蹶不振、大部分银行处于贫血状态……面对金融业的去杠杆化之痛,美国政府和金融机构开始尝试联手打造一个新的泡沫,美联储作出了长期将利率维持在接近零的历史低位不变的承诺。

      长期维持利率在低点的直接后果便是,我们会看到一个新泡沫的诞生。低利率将直接导致信贷松动,贪婪的本性将会令美国金融业面临更高违约率的冲击。更可怕的是,低利率给金融机构及投资者双方高回报率的假象,只要信贷保持宽松且资产价格合理,风险意愿便不断高企,导致投资者对市场风险的判断失衡。表面上看,管理层确实有所作为,一些经济数据终于很配合地描绘出了复苏的景象:金融机构的体质没有危机爆发时那么脆弱了;投资者也似乎在套利与投机的过程中获得了较为可观的利润。殊不知,一个新的虚假性繁荣已经跃跃欲试,随时准备纵身而出。

      尴尬之处在于,泡沫确实为人所痛恨,却又不得不依赖它来度过眼前的危机。面对这场泡沫悬疑剧的起起伏伏,观众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只要存在金融活动,就一定会有投机。

      所以,聪明的投资者,请学会去习惯它,并在适当的时候进退。因为,泡沫如同经济周期一样不可避免。借用著名评论家詹姆斯·格兰特的话:“真实的动荡始终是这个世界运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