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眼下是市场中最广为人知的。许多人都是先知道“毛毛”,再知道他的大名刘益谦。现在许多人谈艺术、谈市场、谈拍卖,动不动就拿“毛毛”说事。
刘益谦,这个颇有中国哲理风味的大名,却还是那个不登大雅之堂的“毛毛”更声名远播,为什么?与他近距离面对面接触,无拘无束地交谈,每个人都会发现“毛毛”这个小名太传神了,把刘益谦那种草根英雄、平民智慧展露无遗。
这种草根智慧,在他的待人接物上也可以看出来。有人不无夸张地说,刘益谦走到人群里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他言行举止像一个不起眼的平头百姓。不过,这就是刘益谦的力量所在:虽然胡润排行榜称他身价数十亿,虽然他在2009年拍场豪掷12亿元,但他却始终保持这种可贵的平民本色。用圈内人的粗话来说,就是一种不摆谱的姿态,而这种姿态的背后,则是他自觉地追求的一种境界,那就是“保持平常心”。
这种“平常心”,在他的待人接物上是不忸怩作态;而在他的理财投资上则是对风险的时刻警惕。身为股市大鳄,他上世纪80年代就投入了童蒙初开的证券市场。从“国库券”、“老八股”、“认购证”、“法人股”到现在的“增发”,他几乎抓住了所有获取暴利的机会,但他又始终保持清醒的风险意识,才没有在那个大浪淘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股市里湮没。同样,在艺术市场里他从1997年起就高价“抢帽子”,但也始终保持清醒的风险意识。当艺术市场进入“亿元时代”,人们开始大声疾呼艺术品的高价风险之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艺术品不是上亿元才有风险,200元买艺术品照样有风险。对这样的风险,他有一整套“理论”:那些他高价竞拍的古画,往往是有争议的,往往需要他在说好与不好的两派专家中作一番艰难的选择,要他自己来判断风险所在;而那些能够给他带来风险的,往往是他身边他所信任的人;那些专家,往往会给他错误的建议;等等。
如何对付这种风险?他靠两种力量的平衡:一是他的钱——用最高的价格买最贵的艺术品,在拍卖场上与懂行的对手的争夺,买最好的作品;二是用他的常识,在专家的意见上作出判断。而后者,就基于一种平常心。尽管他已坐拥数十亿资产,但他始终保持这种草根智慧。“毛毛”这个小名就是这种草根智慧最形象的概括。
大把的钱与草根智慧,外人往往会只看到大把的钱,而忽视其背后的草根智慧。去年,环顾全球有谁能拿出12亿元去买艺术品?但为什么要花这12亿元?那却是草根智慧才能决定的。至于有再多的钱也能始终保持那种草根智慧,那就是“毛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