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以来,无论中外股市,均展开了连续调整的态势,而仔细观察诱发此轮调整行情的诸多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经历后危机时代新的冲击。
后危机时代体现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全球逐步开始反思过去为拯救经济所采取的一系列非常规举措是否得当,以及如何采取退出策略的问题。关于退出策略,在欧美尚未完全摆脱经济衰退困扰之时,其重要度还排在降低失业率等议题之后,但在经济已经重新进入成长轨道,而又面临着极大的通胀威胁的亚太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则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虽然为了防范经济重新陷入二次衰退,我国仍然坚持了有关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一基调,但相比去年年初的无节制信贷投放,今年总量控制和贷款结构调整更成为监管层所关注的核心内容。年初的一系列收紧货币政策的做法,其本质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信贷过量投放形成新的资产泡沫和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而为了防止通胀预期快速在市场中蔓延,导致居民存款大量从银行中转移,进一步推动资产泡沫膨胀,即便目前的通胀数据尚未构成实质性的负利率,美国短期内也没有实行加息举措的可能,中国仍有很大的机会提前于市场预期加息,由此也就引发了市场与年初判断所迥异的走势产生。欧美的退出和紧缩政策受限于经济环境,短期内不可能大规模的展开,但对于经济危机处理方式的指责却在不断地浮出水面,并通过各种方式对于市场产生影响。上周引发美股高位大幅回落的因素,除了季报营收不及预期之外,伯南克遭遇的连任风波和奥巴马政府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两者正与美国民众对于经济恢复速度缓慢、失业率高企等问题的不满情绪急剧增长相关,在危机蔓延之时,市场尚能摒弃成见,支持对经济恢复最为有利的政策举措,但在危机逐步消退之时,出于对各自利益的考虑,分歧浮出水面也就在所难免。此外,对于经济危机问题的思考和提出的解决方式,也会引发一些市场看来短期内为负面的影响,比如近期困扰银行业的资本金补充问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虽然市场开始进入调整期,但这种调整是在摆脱经济衰退,重建新的市场秩序中所必然经历的一个过程,后危机时代的市场并不会就此一蹶不振,而是会在调整中孕育新的生机,投资者在理解了为何调整的同时,也就会对未来的市场趋势有一个清醒的把握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