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无论今年宏观调控如何演变,高增长、3%以下CPI通胀的经济很可能已经失去了。发改委价格改革的最佳时点可能是去年三季度,从环比看,当时价格较为平稳。错过了最佳时点,四季度的价格与总需求出现过热信号,央行还有机会利用通胀预期尚未形成共识的时间窗口,小超预期升息以拉长本轮经济周期。到了1月份,如我们预期,各大机构依次纷纷上调基本面与价格预期,这个预期修正与消化的兴奋点,央行的决策出现两难。
管理通胀预期本非易事。若央行在这个前期低估基本面与通胀机构纷纷进行预期修正的兴奋点,谨慎上提27至54个基点,可能产生火上浇油的效果;若非要强行调控出一个高增长低通胀的经济,在目前这个兴奋点,央行被迫大超预期一次上提超过54个基点,甚至更多,这里重要的风险在于地产与资本市场可能作出难以评估的过度反应,而预期管理的效果本身也难以保证。在目前的这个兴奋点,央行在可能火上浇油和为了强行得到低通胀可能引发的二次探底中作出选择,比较困难。
实际的情况可能是,基于目前数据,既难以确定一个合意的信贷额度,又难以确定任何对策可能产生的与市场预期的互动关系。比较大概率的情况是,在中性观察期结束前和紧缩性政策来临时,面对不太确定的局面,央行动态微调的工具宁可继续使用数量型调控,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或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
央行静观其变,一旦捱过了这个由于前期低估基本面与通胀机构纷纷进行预期修正的兴奋点,货币当局有机会在审美疲劳的时间窗口,小超预期升息来产生更好的与市场预期的互动。
回到8月16日以来的推理,中性观察期即将结束。根据最新的数据变化,央行在4月份前后按部就班升息27基点概率较大,小超预期一次升息54基点的小概率有所加大。我们需要严密监测月度数据的异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2月数据不强,之后是较长时间的数据真空期,这是本轮宏观调控的运气。我们维持全年增速11%,通胀3.5%以上判断,2010年工业企业利润可能超出市场预期。在1月上旬的报告中,我们预计二季度环比数据对市场可能产生良好的刺激。按照上述推理,一、二季度经济、资金面与宏观调控确实没有太多恐慌的理由。
■兴业证券研发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 董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