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信息披露
  • 11:调查·市场
  • 12:车产业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市场纵横
  • A8:广告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10 1 2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1版:头版
    下一版  
    pdf
     
     
     
      | 1版:头版
    推动市场更加开放是应对危机必由路径
    第二届中阿能源合作大会闭幕
    隔着一条下水道
    证监会举办
    监管干部股指期货培训班
    三公司IPO下周一上会
    时隔三年再现 中国西电上市首日破发
    改革效应显现 市场成熟可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时隔三年再现 中国西电上市首日破发
    2010年01月2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钱潇隽
      ⊙记者 钱潇隽

      

      大盘股中国西电28日挂牌上市,开盘7分钟后就迅速跌破发行价,成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首例首日破发新股,由此终结了网上打新无风险时代。值得注意的是,龙虎榜显示,两家机构昨日逢低抢筹中国西电3个亿。

      昨日,中国西电以8.02元小幅高开,但开盘后股价随即出现无抵抗式下挫,短短7分钟后就击破了7.90元的发行价,成为继2006年8月18日中国国航之后,3年多来首只上市首日就出现破发的股票。中国西电昨日股价最终收报于7.79元,较发行价下跌1.39%。

      基于全日均价7.92元、网上中签率2.08%和3天的资金冻结时间,可以测算出,中国西电的网上打新年化收益率仅为0.64%,不仅创出打新收益率新低,更远不及一年期定存利率。而其中一部分在发行价以下选择抛售的投资者显然不仅没有获得打新收益,还出现了亏损——网上打新无风险时代由此终结。

      “近期市场整体走弱是中国西电破发的主要原因。”申银万国分析师林瑾认为,中国西电发行时的二级市场与现在情况不同,整体估值水平要高一些,因此在询价阶段,机构给出了相对较高的溢价水平。但最近几天大盘点位不断下移,对大盘股估值形成压力,而且本月次新股中国北车、中国化学的破发,也对中国西电的上市表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首日破发令中签的机构和散户“很受伤”,但相对较低的股价却为机构和游资抢筹中国西电创造了机会。昨晚上交所公布的龙虎榜显示,两家机构逢低买入中国西电超过3个亿,其中位居买入第一位的机构更是大买中国西电2.6亿元。而从买卖前五席的资金总额来看,买方显然也占绝对优势,买入前五席合计买入中国西电5.5亿元,而卖出前五位合计卖出金额则不到7000万元,显然有不少资金正逆势吸筹。

      林瑾指出,目前机构对中国西电存在一些分歧,大部分机构相对谨慎一些,因为根据主营业务相近的公司当前的市盈率计算,中国西电的合理价格是7.5元左右。但也有一些比较乐观的机构认为,未来国家在电网上的大规模投资能够保证西电的盈利水平,可以给予其更高的溢价。

      相关报道详见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