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大智慧封面
  • 2:大智慧股文观止
  • 3:大智慧消息树
  • 4:大智慧机构股票池
  • 5:大智慧大鳄猎物
  • 6:个股点评
  • 7:个股点评
  • 8:大智慧基金
  •  
      2010 1 3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大智慧股文观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大智慧股文观止
    沪深股市一周涨跌停板排行榜
    紧缩预期掣肘股市
    操作需要逆向思维
    华帝股份(002035) 业绩爆发
    无风不起浪
    二月行情可能是“跌”出来的
    虎年股市或现“耐克”走势
    新股定价改革是健康市场的基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股定价改革是健康市场的基础
    2010年01月3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东航金融 姜山
      □东航金融 姜山

      

      随着周四四只个股跌破发行价,特别是中国西电在上市首日即出现盘中破发,市场对于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争议达到高潮。本周五,证券业协会与两市交易所在上海举行了一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研讨会,并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向公众直播,以求达到澄清误解、统一认识、解决分歧的目的,使新股市场化发行政策能够更加完善。

      从会议中的讨论看,对于市场化发行这一政策的积极意义,与会各方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通过新股定价市场化,缩小一二级市场之间的价格差距,减少一级市场机构食利资金的收益是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本意,实际的实施效果也是十分明显,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以来,二级市场的平均涨幅相较改革前大幅缩减,网上申购中签率明显提高,中小投资者从中获得了相当不错的收益,这种结果达到了改革所预期的目的,也是未来所应当坚持的正确方向。

      但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体现的比较严重的就是主承销商的投价报告失真,应有的投行与研究之间的防火墙失效,导致券商为了迎合自身和发行人的利益而故意抬高发行价格,除此之外,询价机构不做认真研究,为求中签盲目报高价,搭便车行为盛行,也是发行工作中碰到的另一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新股发行市盈率出现节节攀高,尽管新股上市后的涨幅出现缩减,但由于发行市盈率高企,不少新股最终的市场价格定位反而比发行市盈率管控前更高出一截,加剧了市场的泡沫化形成。

      至于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与会各方都依据自己的利益取向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包括存量发行、绿鞋机制、缩减网下配售期限、增加基石投资者等等做法均被提出探讨。笔者以为在坚持市场化定价的前提下,新股发行机制的微调是必要的,特别要解决由主承销商的利益驱动所导致的询价报告偏离真实情况,以及询价机构的高价申报无约束的现象。我们可以允许一个出现新股破发的市场存在,新股不败这种神话也不应该成为投资者的心理共识,但我们不能允许由于欺诈和制度性缺陷所导致的新股价格高企所形成的新股破发,因为这种破发带来的是对诚信基础的无情伤害,也将会威胁到市场未来的长远发展。

      我们可以等待市场通过自身的稳定平衡机制达到降低市盈率的目的,事实上近期的新股表现也的确影响到一级市场的定价,周四晚间公布的最新一批中小板个股的发行市盈率中最低者为42倍,最高者未超过55倍,相较12月底和1月初的市场水平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如果定价机制不做完善,那么未来一旦市场状况好转,新股的定价问题仍将会成为市场挥之不去的阴霾,并制约股指的长期走高,我们热切盼望通过新股市场化发行机制的微调,能够使市场拥有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也唯有如此,新股发行上市才不会成为持续打压市场的又一空方力量。(作者系东航金融注册金融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