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调查·产业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2010 2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评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6版:市场评弹
    不要忽视融资融券业务的深远影响
    地产股仍未到介入时
    物价上涨压力依旧
    大势短期难有转机
    温柔通胀下的机会
    假反弹说明两市真的很弱
    第三极挑大梁 五大出口复苏股迎春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不要忽视融资融券业务的深远影响
    2010年02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编辑 陈剑立
      ●尽管现在市场上对融资融券业务的兴趣不是那么大,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一旦融资融券真得搞起来了其作用会逐渐得到显现,而且会不断扩大

      ●融资融券被认为是助涨助跌的,但是实际上它又会抑制过大的波动,有利于市场的稳定,这样也就能够吸引更多的稳健型的资金进入股市

      ●有了融资融券后,人们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市场格局与结构均会发生变化,新的市场机会也将因此而产生

      ⊙申万研究所 桂浩明

      ○编辑 陈剑立

      

      

      在上月底,有关部门对券商的融资融券业务准备工作进行了全网测试,随后将进入到紧张的评估阶段。一般认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最晚到二季度,融资融券业务就将正式开展起来。而这将结束中国股市长期以来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并且没有合法的信用交易的历史,打开全新的一页。

      

      时间将让融资融券作用变得更大

      不过,话也要说回来,自1月初融资融券试点获批的消息公布以后,市场对此的反映似乎显得颇为冷淡。本来,人们都预期随着融资融券业务的获批,那些有望成为融资融券标的品种的大盘蓝筹股,其交易价值因此将获得一定的上升空间,而这将有利于其股价的上涨。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相关消息公布后,大盘蓝筹股的总体走势并不理想。不但如此,而且一些舆论也对融资融券的作用颇有不同的看法。一种比较常见的观点是,根据现行的规定,融资融券的规模不会很大,这样也就有可能虽然是多了这样一个创新产品,但是对市场的实际影响未必很明显。那么,情况是否真的会这样呢?显然未必。尽管现在市场上对融资融券业务的兴趣的确不是那么大,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一旦融资融券真得搞起来了其作用会逐渐得到显现,并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扩大。

      其实融资融券能抑制市场过大波动

      不少人都是从融资融券提供了信用交易操作机会的角度来理解该项业务的,当然这种这样的看法也没有什么错。但应该看到的是,它的更大价值在于增添了市场的交易手段,也就是使得做空成为可能。长期以来,沪深股市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大盘的运行呈现单边的格局,即上涨的时候往往会过头,而涨过头了,一旦下跌其幅度也是很大的。而融资融券业务开展以后,股市如果处于非理性的高位,人们就可以通过融券来做空。设想一下,如果存在做空机制的话,那么当年中国石油还可能会上涨到40多元吗?同样的,在融资业务开展以后,部分股票可以用于抵押,这样实际上是放大了这部分股票的实际价值,为资金在市场低迷的时候积极介入提供了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对于一些估值偏低的大盘股来说,由于其股息率已经超过了银行利率,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其下跌空间是很有限的,这类股票被用于融资抵押,会给市场带来明显的增量资金。而这些股票被稳住了,股市自然也就不可能再盲目下跌了。所以,虽然在表面上融资融券被认为是助涨助跌的,但是实际上它又会抑制过大的波动,有利于市场的稳定。这样当然也就能够吸引更多的稳健型的资金进入股市。

      融资融券将改变市场格局与结构

      另外,由于融资融券消息公布后大盘股没有出现上涨,这也让一些投资者对于融资融券的影响力产生怀疑。其实,现在只是有这样一个消息,而消息的内容本身又是大家早就有所预期的,再加上这段时间市场表现比较弱,因此大盘股没有出现相应的上涨行情,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问题在于,融资融券只要真的做起来了,市场对大盘股的需求就一定会增加,而从一般规则来说,总是融资的规模会大于融券的规模,因此在这过程中大盘股往往会呈现出获得较多买盘追逐的局面。尽管说,在融资融券刚开始的时候,由于规模小,市场效果不一定很明显。但是毕竟会产生某种示范效应。而且只要坚持推进下去,并且及时总结试点的经验教训,不断扩大规模,那么就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应该说,融资融券与其他的一些创新业务不同,它的很多作用,是只有在进入具体操作阶段才会体现出来的。所以,人们不能因为其现在似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而误以为今后也是如此。其实,现在忽视融资融券,实际上是对这一业务的认识存在误区。不久以后,相信人们就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有了融资融券后,市场格局与结构均会发生变化,新的市场机会也将因此而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