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2010 2 26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1版:市 场
    多重利好突降A股 蓝筹板块企稳反攻
    两大思路掘金“高送转”
    “组合”+“择时”降低风险
    国际资本缘何青睐中国市场
    股指将震荡走高
    cnstock
    寒冬过后 “虎头”行情春意盎然
    每日关注
    股指期货免费开户正式启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际资本缘何青睐中国市场
    2010年02月2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孙昊 ○主持 于勇
      孙 昊
      ⊙孙昊 ○主持 于勇

      

      毫无疑义,中国经济在此次金融危机后会率先进入一个新的增长时期,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的地位会大大加强。中国的资本市场在未来几年的前景又怎样呢?尽管这些年唱好不如唱衰更吸引读者,但我仍然认为:对于中国乃至全球的投资者来说,未来5到10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将是一个资本投资的黄金时期。中国资本市场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低通货膨胀、本币稳步趋升、监管不断完善加强的时期。

      较高的增长速度下,资本自然有相对高的回报。为什么中国经济有理由保持较高的增长?

      1:人口的因素:中国的人口到2030年左右才能达到峰值,从现在到2030年,年均出生人口在1300万左右,未来5到10年每年净增的人口产生的市场需求,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非周期性的动力。这是其他经济体中(除印度等几个新兴市场)中很难找到的。

      2:城市化的影响:我们目前的城市化率每年增长在1.2-1.4%左右,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到本世纪中,我们的城市化率将从目前的44%上升到70%。城市化进程无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又一个力量。

      3:消费的升级:从消费学的理论证明,收入越增加,人的消费方向及内容就发散。中国目前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消费升级的阶段。随收入增加而派生的新的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动力。

      4:产业升级及新型产业:在未来的几年,中国经济有望从简单的劳动力和资源依赖的粗放型向技术集约型过渡;绿色环保等新型产业也将有突破性的增长。

      5:西部地区发展拉动:东西部的地区差异,使得若干年后,中国东部地区增速减缓后,西部地区仍能保持较高的增长。从而使得整体的经济继续高速持续地增长。

      除此以外,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出口仍然会在未来很长时间拉动经济增长。

      此外,中国经济中传统意义的通货膨胀将受到抑制,整体经济会在低通胀条件下运行,结构性的资产泡沫将替代传统的通货膨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

      第一,目前认为经济有通货膨胀危险的一个重要的理由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大规模地举债和大幅度地增加财政支出。政府债务增加/财政支出增加是否会直接导致通货膨胀呢?在现实世界中,情况要复杂得多。实际上,在一个储蓄率较高的经济体中,政府增加举债和财政支出,直接挤出的是储蓄,而并不等同于增发钞票,因而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并不大。中国就是这样一个经济体,如果你做一个中国储蓄增长率和政府支出增长率的相关分析,就不难看到这一点。所以我们不要高估中国增加政府支出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

      第二,产能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国传统的通货膨胀都是出现在短缺经济时期,目前情况不同了,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物价上涨受到很大的遏制。

      第三,中国经济持续发展30年,工业品的国内价格和海外价格已经非常接近,已经不像30年前那样。如果国内价格真的上涨,工业品制造商马上会减少出口,增加国内供给,这也是抑制国内潜在通货膨胀的又一个因素。

      第四,中国目前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价格行政干预,或者通过国有大企业间接地干预价格。这种机制在通货膨胀压力增加时会很有效地控制通货膨胀预期。

      如果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通货膨胀,那增加的流动性从哪里表现出来呢?那就是结构性的资产泡沫。你或许把这看成是另一种新形式的通货膨胀。但这正是资本投资者期望看到的情况。

      当然,非常重要的是我们还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监管,不能让“老鼠”得势!

      亲爱的投资者们:当有人告诉你海外投资有高收益的时候,你要好好想想,看看那些预期高收益后面的风险!不要怕资产实名制和资本增值税、遗产税立法会使资本外逃,因为国内资本市场的系统性收益即便是在纳税后还是高于海外!

      (作者系PIMCO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中国业务发展主管)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