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7:书评
  • 8:艺术财经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2010 2 2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全球经济衰退基本结束 复苏面临挑战
    世界经济
    将在热摩擦中徘徊
    经济复苏“危”“机”并存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全球经济衰退基本结束 复苏面临挑战
    2010年02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 郑泽香 杨家亮 解明明
    ——主要国际组织对2010年世界经济最新展望

      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 郑泽香 杨家亮 解明明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跌宕起伏。全球各大经济体或多或少都受到冲击。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金融体系受损严重;发展中国家由于外部需求减弱,实体经济也遭受了冲击。一段时间,各国经济困难重重,世界经济跌入低谷。

      进入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的苗头日益明显。各主要国际机构对2010年的全球经济给予了新的期望。普遍认为,由于各大经济体广泛采用了刺激性财政政策、央行普遍降低了利率,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系统性风险也有所下降,因此预测,2010年世界经济将结束衰退,经济增长将由负转正,世界贸易将缓慢恢复,通货膨胀水平适中。

      但由于主要经济体失业情况严峻,将导致需求艰难恢复,这一方面影响了发达经济体复苏的进程,也抑制了发展中经济体外部需求的刺激。因此,2010年,虽然世界经济衰退会结束,但复苏的道路会很艰难。

      本报告汇集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六大国际机构对世界经济的最新展望,以供参考。

      联合国:

      今年世界经济增速转升至2.4%

      世界经济在各主要经济体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的支持下开始反弹。但各经济体经济复苏的步伐不一致,世界经济不平衡现状将会持续。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失业率的居高不下、消费和私人投资的不振,使2010年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困难重重。

      1.2010年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

      根据联合国的基准预测, 2010年世界经济的增速将会从2009年下降2.2%转为上升2.4%,实现温和增长。其中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从2009年的1.9%上升到5.3%,发达经济体增长率将从2009年下降3.5%转为上升到2010年的1.3%。而转轨经济体2009年经济下降了6.5%,2010年将实现1.6%的低速增长。

      经济回升的主要因素为:首先是各国采取及时、果断的财政政策,遏制了危机的进一步扩大。其次是全球库存周期的变化。受金融市场好转的影响,生产者信心回升,企业发展的主线也由危机初期的“去库存化”转为新一轮“加库存”,库存周期出现反向转折。再次是前两个因素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溢出效应。

      2.国际贸易恢复增长

      2008年末和2009年初,国际贸易大幅缩水。但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好转,贸易反弹主要是由于库存周期变化的拉动。尽管走势整体向好,但2009年全年贸易流量仍比上年下降了12.5个百分点。2010年,全球总需求预计将小幅回升,世界贸易量预计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但自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为脆弱的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3.通货膨胀压力不大

      2009年,全球通货膨胀率总体走低,个别国家出现了通缩。2010年,尽管大规模信贷投放政策依然持续,但失业率的不断升高、产出缺口的存在、以及社会总需求的不振都将成为制约通胀上行的因素。对大多数政府来说,2010年政策的侧重点应将放在预防通缩而非通胀上。2010年,发达国家居民消费价格将上涨1.3%。其中,美国将上涨1.4%,欧元区将上涨1.1%,日本将上涨0.3%。

      4.失业率将继续攀升

      截至2009年10月,美国的失业率达到10.2%,为近26年来的历史最高。欧元区的失业率2009年也上升了2个百分点,达到9.7%。发展中国家出口部门的就业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2010年,全球劳动力市场前景依然黯淡。发达国家失业率将达到9.4%。其中美国将达到10.1%,欧元区为10.9%,日本为5.9%。

      国际货帀基金组织:

      世界经济衰退已经结束

      1.经济衰退结束,但复苏势头疲弱

      国际货帀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认为,世界经济的此次反弹,一个主要因素是发达经济体和许多新兴经济体采取了强有力的公共政策。各国央行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大幅度地降低利率,并采取非常规手段注入流动性并维持信贷。政府也启动了重大的财政刺激计划,同时以担保和注入资本的形式向银行提供支持。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不确定性、使金融状况得以改善,也提升了信心。

      在发达经济体,2009年下半年以来,经济活动已经稳定,经济也恢复了适度增长。2010年,美国将实现正增长,比2009年上升1.5%。欧元区经济复苏强度将比美国弱很多,预计2010年经济将微幅上升0.3%。日本经济的复苏情况将好于前两大经济体,将强力扭转2009年下降5.4%的局势,全年上升1.7%。

      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复苏步伐快于发达经济体。2010年将增长5.1%,比发达经济体快3.8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和印度两大经济体起主要推动作用,2010年,两国将分别增长9%和6.4%。

      初步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仍将下滑1.1%,但2010年将达到3.1%。

      2.全球贸易开始好转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贸易领域受到的冲击非常严重,贸易环境恶化。从进口来看,2009年,发达经济体货物和服务贸易量比上年下降13.7%,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下降9.5%。从出口来看,前者下降13.6%,后者下降7.2%。同时,各国贸易保护加剧,贸易纷争增多,全球需求格局被打破,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的外部需求大幅下降。

      为了平衡供需关系,为了维持经济的复苏,各国都在多方面采取措施,包括修复金融体系、改善公司治理和金融中介、支持政府投资、改革社会安全网以便降低预防性储蓄等。虽然这些改革对重新平衡全球需求是缓漫的,但这些措施仍收到了成效,世界贸易局势正在改善。初步预计,2010年,世界贸易总量将增长2.5%,扭转2009年下降11.9%的局势。

      3.消费物价保持适度水平

      金融危机爆发以前,各经济体消费物价上涨幅度不大,通货膨胀在较窄的幅度内变动。2008年,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的消费物价分别上涨6.4%和9.3%。2009年,涨幅均比上年回落,发达经济体上涨0.1%,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上涨5.5%。这是区别于以往经济危机的明显特点。2010年,发达经济体物价将恢复到1.1%,新兴及发展中经济体物价涨幅将达4.9%。

      4. 货帀政策从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

      IMF认为,货币政策不是这场危机的起因。这场危机爆发之前的若干年里,货币政策宽松,但这不太可能是世界经济高涨和随后崩溃的系统性原因。各国货币政策环境的不同与房价和股价增长的差异之间不存在很强的相关性。

      但是,在这次危机发生之前,存在货币政策制定者本来可以注意到的警示信号。中央银行履行了它们的使命——这次危机发生前,一些经济体的通货膨胀保持在较窄的范围内。不过,中央银行也包容了金融状况的松弛,增大了发生破坏性崩溃的风险。

      在资产价格崩溃之前,信贷、投资占GDP 比例、经常账户逆差和资产价格普遍上升,这些是资产价格崩溃的先行指标。相反,通货膨胀和产出却未表现出异常现象。因此,货币政策制定者应更加重视避免资产价格崩溃。基于模型的分析表明,若出现过热或信贷或资产价格泡沫迹象,就有必要采取比正常程度更强的货币回应,以减轻宏观经济波动。这意味着即使通货膨胀看来得到控制,更早、更有力地收紧货币政策,以防止危险积累过量,还是有必要的。

      世界银行:

      经济复苏在下半年或后劲不足

      1.金融危机最困难阶段已经过去,但经济复苏或后劲不足

      世界银行最新预测,金融危机最困难的阶段虽已过去,但世界经济复苏仍显脆弱。2010年,世界经济仍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首先金融市场依然没有完全恢复;其次失业率居高不下;另外各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将逐步退出,世界经济的增长势头在下半年可能会后劲不足。初步预测,世界经济在经历2009年2.2%的衰退后,2010年前半年将会迅速恢复,全年将增长2.7%。

      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阻力来自于高收入国家。初步预测,2010年,高收入国家GDP将增长1.8%,其中经合组织成员国将增长1.8%,欧元区将增长1%,日本和美国将分别增长1.3%和2.5%。

      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势头较为强劲。世行初步预测,2009年发展中国家GDP将增长1.2%,2010年将达5.2%。但也面临后劲不足的问题,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受到存货周期的影响比较明显。由于地区工业生产和进口增长减速,表明中国财政刺激措施对经济的影响在减弱。欧洲和中亚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复苏将最为疲弱,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地区的金融体系在危急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再有就是危机前需求过旺。

      世行报告显示,2010年世界经济运行有两种可能性,一是会超预期增长,二是可能爆发二度危机。如果各国政府过早退出经济刺激计划,则经济复苏可能停滞。如果退出过晚,过于充沛的贷款将会阻碍私人投资的增长,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有可能引发通胀加速。

      2.世界贸易将缓慢恢复

      世界经济的复苏促进了各国贸易活动的恢复。据世行初步预测,全球贸易额在经历了2009年14.4%的严重收缩之后,将会在2010年增长4.3%,2011年将增长6.2%。由于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影响巨大,加之2010年下半年后全球经济恢复力度不够强劲,在经过两年的复苏后,预计货物和服务贸易总量依然比2008年峰值时低5%。

      3.通胀压力较轻

      2009年,商品价格下跌和全球经济不景气带来了世界整体通胀率的急剧下降。2008年,高收入国家CPI为5.2%,2009年11月份下跌到了0.6%。但高收入国家的核心通胀率较为平稳,只有日本的核心通胀率出现负值。初步预测,世界各国通胀率在接下来的月份里会上升,2010年,G7国家和美国通胀率将分别达到1.1%和1.6%。

      低收入国家通胀率的变化较为剧烈,2008年,通胀率为15.4%,到2009年10月份降到了1.2%,降幅达14.2个百分点。然而,发展中国家的食品价格却没有随之迅速下降。因此,截至2009年5月,发展中国家食品价格的上涨速度比非食品价格上涨快8个百分点。

      4.失业率居高不下,贫困人口明显增加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受到重创,同时金融危机对金融体系的冲击仍未消失,虽然经济开始复苏,但仍无法抵消世界经济衰退造成的损失。2010年,许多国家失业率仍在两位数以上并将持续攀升。全球范围内每天依靠低于1.25美元生活的人口将会增加6400万左右。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增长缓慢,失业率会继续上升,到2010年底,又会有九千万人进入贫困线(低于每天1美元),死于营养不良的儿童将会增加3到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