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宏
虎年之春,基金发行似乎变成了个不逢时的事情。
来自业界的消息,在最近几周,基金发行的规模走在低位,日均发行量低的再次跌入百万行列。整个基金的发行量和气温成了正比,数字低迷的仿佛要“雨夹雪”了。如果来比较的话,仅从单家的数字来看,虎年以来的前两周可能是基金发行近年最“冷冰冰”的时分。
但是,如果稍微放远些看,整个数字其实只是重复了过往的规律而已。根据相关统计数据,2010年前两月,共有13只新基金发布了成立公告,首募总额为247.14亿元,且这13只基金清一色为股票方向基金。这13只基金中,指数基金4只,首募规模57.06亿元;偏股型基金8只,首募规模合计184.15亿元,另一只则是易方达的QDII基金。
而把今年基金发行状况和去年同期比,则去年和今年也不过是类似水平,甚至前两月的总量尚不如今年。据统计,去年同期共有8只基金发布了新基金成立公告,首募总额为151.17亿元。而这8只基金中包括了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保本基金和股票基金。
今年比较突出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同期发行基金数量巨大,因此,在同样或者接近的总量下,单只基金的募集数量急剧下跌。下表中的最新统计数据就可以显示出,几个基金中最糟糕的募集规模只有2.81亿份,倒数第二名在4.37亿一线。考虑基金公司自身固有的机构动员能力,今年最糟糕的募集水平可能是还要低于这个水平——是否达到成立的及格线也不可知。
但这样的状况是不是就是令人恐惧甚至谈之色变呢?未必尽然。
一个很直白的比较是,目前基金的一对多专户大多数募集水平尚不及此,但诸多基金公司言及专户募集都是非常欣欣然,其中的缘由,恐怕和基金公司对专户的定位和投入有关。既然是专户,更多的考虑是战略产品,因此便不求马上做大作强,即刻给股东回报。更兼是专户,因为单个产品的投入也不会如共同基金发行那样大,种种支出都会量入为出,考虑得更周全些。因此,“发行就亏本”的机会也会少了很多。
说到底,似乎不能完全怪行业景气,也和整个行业的商业运行模式有关。秉承“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自然就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格外受累。而若要“合理投入、合理产出”则需要企业有更灵活的运营模式,也要公司的经营者有更合理的考核机制。
其实,景气起伏各个行业都有,但是按照一个路子运营的还是少数。对于基金行业来说,可能也到了转变下思路的时候了。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基金简称 首发规模(亿份)
大成中证红利 18.7
民生加银精选 24.75
新华钻石品质企业 19.38
鹏华中证500 26.31
宝盈中证100 2.81
国泰分级 8.43
工银中小盘成长 23.18
信诚中小盘股票 6.04
金元比联核心动力 4.37
申万巴黎沪深300 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