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圆桌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基金发行青睐中小盘 市场风格难转化
  • 股指期货与产品创新
    的中庸之道
  • 缩量锁筹:新一轮上升行情的前奏?
  • 每日关注
  • cnstock
  • 大盘蓄势 做多有望
  • “两会”概念股“躁动” 资金或已提前布局
  •  
    2010年3月9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基金发行青睐中小盘 市场风格难转化
    股指期货与产品创新
    的中庸之道
    缩量锁筹:新一轮上升行情的前奏?
    每日关注
    cnstock
    大盘蓄势 做多有望
    “两会”概念股“躁动” 资金或已提前布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指期货与产品创新
    的中庸之道
    2010-03-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岩石 ○主持 于勇
      金岩石

      ⊙金岩石 ○主持 于勇

      

      股指期货开门遇冷说明投资人心存疑虑,也说明这个产品并不适合个体投资人直接参与。

      股指期货作为衍生金融工具之一,基础性或本源性的需求是避险,避险投资通常要以持有“一篮子”股票为前提,所以避险需求来源于机构投资人。个体投资人俗称散户,散户偏好的交易模式主要是短线投机,以小博大。追逐暴利的投机模式不仅自身是高风险,还会放大衍生产品的虚拟价值,从而提高整体市场的风险。然而,在机构和散户之间还有一种需求,即把散户集合为基金,以机构投资者的身份间接参与股指期货的交易。由于股指期货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以小博大的杠杆性,而投资的杠杆率是可以选择的,所以投资人可以和机构事先约定不同的杠杆率,根据所投资金的风险承受度来选择杠杆率不同的结构性投资产品。

      股指期货有避险和投机两大功能,在技术上可以量化风险并分配风险,所以能够派生出联接或挂钩股指期货的结构性金融产品,使投资人有更多的选择。

      巴菲特先生的前瞻性价值投资和索罗斯先生的反身性投资哲学,理论上其实都不复杂,为什么多数人学不会呢?在我看来,就是因为投资人天性不同,偏好各异,很难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投资失败的人常被人批评为“自以为是”,而“自以为是”却是人之共性,人们总是用“自以为是”去评价别人“自以为是”的,索罗斯的“反身性”原理就是悟出了这个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投资的制胜之道,就是要及时悟出自己的风险偏好,不要参与违背本性或自己不懂的游戏。

      在较不成熟的投资市场中,由于产品的同质性强,选择性差,风险偏好原本不同的人被同质性的市场强行聚在一起,产生了无穷的抱怨和遗憾。伴随着市场的升级换代,更多的投资工具产生了,更多差异化的产品出现了,投资人有了多样化的选择,就更容易发现自己的风险偏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机构投资人的产品创新也是一种投资者教育,多样化的选择能够使人通过体验悟出自己的天性或风险偏好。换句话说,投资就像穿鞋一样,不可“削足适履”。

      2009---2010年是中国股市的里程碑,股指期货是股市升级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同质性很强的股市中引进新的股指期货,人们都能理解股指期货的两大基础性功能:避险与投机,但对于投资人而言,更多的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在避险与投机之间开发出来的投资机会,因为结构性和嵌入式的产品设计将开辟更为广阔的投资空间。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从避险的方向后退,选择任何一个投资组合,嵌入股指期货,该组合即“一篮子”股票的波动性就会有所改变。由于“一篮子”股票不等于沪深300,这是股指期货与所选“一篮子”股票的差异性,称为“基差”。投资人在承担“基差风险”之时降低了投资的市场风险,这里我们看到,投资市场的同质性改变了,“一篮子”股票与沪深300的差异性会给投资人带来新的选择,这是金融机构开发新产品的一个市场空间。从投机的方向后退,可调控的杠杆率有若干等级,可定义为“杠杆风险”。不同的“一篮子”股票直到完全一致的沪深300组合,也会由于杠杆率的选择而差异化。这是金融机构开发新产品的另一个市场空间。在这两个几乎是无穷大的市场空间中,投资群体的风险偏好成为需求,金融机构的产品设计创造供给,供求决定价格的经济规律会不断演绎出产品创新的“中庸之道”!

      中国股市开始进入一个多层次的全流通市场,伴随着股市流通性的上升,金融产品的选择性会越来越强,投资机会的多样性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推动着中国股市日益走向成熟。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