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地产投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维稳风劲吹 人民币汇率恢复弹性尚需时日
  • 丁志杰:理性看待升值压力
    避免汇率过度谨慎
  • 汇率稳定有利经济复苏
  • 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
    无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  
    2010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两会特别报道
    维稳风劲吹 人民币汇率恢复弹性尚需时日
    丁志杰:理性看待升值压力
    避免汇率过度谨慎
    汇率稳定有利经济复苏
    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
    无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维稳风劲吹 人民币汇率恢复弹性尚需时日
    2010-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3月9日,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易纲在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史丽 摄

      近期,西方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再起,人民币汇率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针对种种猜疑,在9日的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央行副行长、外汇局局长易纲表示,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由市场决定。总体上,央行会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其实,两会期间,已有多位政府高官表达了人民币汇率维稳之意。分析人士认为,高层如此频繁地重申维稳,可能意味着短期内人民币汇率仍会与美元保持基本稳定。

      ⊙本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衡道庆

      高层频频传递维稳信号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将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随后,在3月6日央行等四部委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现阶段所实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应该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但是,这不排除一些特殊的阶段。2008年底以来人民币再次和美元挂钩应被视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而从非常规的政策中退出回归到常规型的经济政策,时机的选择需要非常慎重。

      自2008年中期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实际上采取了重新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两者汇率一直保持在约6.83的水平。2009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保持稳定,基本上在6.81-6.85的区间内运行,人民币汇率预期相对平稳。

      3月8日,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两会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再度表示,在全球经济完全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之前,中国的出口不可能真正复苏。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将以微调的方式退出;对于人民币汇率,则将逐步以渐进可控的方式进行改革。

      加上9日易纲的表态,短短一个星期之内,已有多位高官表示人民币汇率要维持基本稳定,如此高密度的表态实属罕见。

      除了表示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易纲还表示,中国一直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势主要由市场决定。

      

      汇率政策常态化仍需时日

      周小川6日发表的讲话,引发了外界关于人民币可能升值的猜测,并引起海外市场出现过度反应。不过,部分专业人士认为,市场可能在过分炒作人民币升值信号。

      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石磊否定了人民币将重启升势的说法。他认为,市场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说法实际上只是炒作。对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判断依然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既然危机尚未结束,外部环境还不稳定,特殊的汇率形成机制就应该延续下去。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则指出,2010年在政策退出背景下,投资将回归合理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贡献也将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将复苏,中国的外需将明显改善,中国出口将有较大回升。二季度或三季度人民币可能重启升值,全年预期升值3%―5%。

      诸建芳认为,由于中国经济复苏状况好于发达经济体,人民币有升值的基础。二季度或三季度人民币汇率可能开始松动。从国际环境看,人民币汇率也进入了升值的敏感期。4月份,美国财政部将向美国国会提交例行报告,届时可能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升值压力。

      瑞银集团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根据周小川的表态,人民币重启升值(并具有更大弹性)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汇率不大可能出现一次性大幅升值。瑞银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将在今年二季度重启升值步伐,到年底美元兑人民币将达到6.4-6.5。

      

      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更受关注

      也有专家指出,汇率问题不仅仅是币值的问题,目前应该更多地关注汇率机制改革。全国政协委员、国研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张小济就持这一观点。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由于当前GDP同比增长速度快速回升,CPI同比增长也在提速,加之出口将高速回升,如果不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可能继续加大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和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加大以及央行对冲的成本和难度。国际社会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也将继续加大,人民币汇率事实上盯住美元的形成机制越来越难以持续。

      他建议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采用“有弹性的一篮子模式”。这种模式能较好地综合平衡四方面的目标:缓解经济过热压力和国际收支不平衡、减缓短期热钱的流入、避免对国内实体经济产生过大冲击、有可以长期运行的可行性和公信力。

      马骏进一步指出,相比之下,一次性升值10%对国内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冲击过大,长期来说也不可持续。完全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模式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过大,企业在目前阶段难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