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地产投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维稳风劲吹 人民币汇率恢复弹性尚需时日
  • 丁志杰:理性看待升值压力
    避免汇率过度谨慎
  • 汇率稳定有利经济复苏
  • 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
    无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  
    2010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两会特别报道
    维稳风劲吹 人民币汇率恢复弹性尚需时日
    丁志杰:理性看待升值压力
    避免汇率过度谨慎
    汇率稳定有利经济复苏
    经济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
    无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丁志杰:理性看待升值压力
    避免汇率过度谨慎
    2010-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但有为 ○编辑 衡道庆
      丁志杰(图右)在上证演播室现场

      ⊙记者 但有为 ○编辑 衡道庆

      

      近日,人民币汇率问题再度成为国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如何推进?如何判断下一步人民币的走势?为了解答这一系列问题,本报上证演播室日前请来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

      

      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记者: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您怎么理解这句话?当前人民币汇率为什么要保持基本稳定?

      丁志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汇率改革所作的阐述和2004年所定的基调没有改变,但表述中多了两个字:继续。我的理解是这样,从2008年9月份开始,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调整了汇率政策,重新使人民币和美元保持相对稳定,这对中国经济克服危机的影响,以及对稳定世界经济金融形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它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汇率形成机制。这次提出“继续”,我想可能会表明未来对汇率改革市场化的方向应该不变,同时也发出了一个未来人民币汇率改革的信号。

      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就是说,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应是以市场为基础的,市场机制应该在汇率形成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目前全球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度,尤其在这次危机过程中,国际外汇市场波动加大,像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的波动都超过10%。我们从研究和实际来看,汇率的变动对发达国家的影响要比对发展中国家小得多。从这个角度说,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汇率的波动影响可能就会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是必要的,而且是在未来一段时间要防止汇率的大起大落。

      记者:最近国际上新一轮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出现人民币应再次一次性升值的声音,您怎么看?

      丁志杰:我们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清楚国际社会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意图,特别是美国。其实美国政府都很清楚,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的问题,汇率不是解决全球性国际收支失衡的有效工具,中美贸易逆差也不可能通过人民币汇率的调整来解决。但美国为什么还屡屡打汇率牌?其实美国最重要的意图是通过汇率牌来迫使中国在其他领域做出让步,特别是在市场开放方面。

      我觉得对此我们要特别权衡,在汇率问题上和在市场开放方面,在汇率方面做出妥协更有利于中国。对汇率过度的谨慎,反而使美国认为汇率这个筹码很重,使我们面临的压力更大。所以我觉得可能还是要客观认识汇率的作用。但是要说明一点,并不能因为国际方面的原因导致我们动汇率,更重要的是我们经济自身的需要。

      重新恢复汇率弹性条件已具备

      记者:您认为2010年人民币汇率是否有恢复弹性的可能性?人民币要重新恢复弹性需要一些什么样的客观条件?当前是否有必要扩大汇率波幅限制?

      丁志杰:就我个人判断,从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来看,尽管经济形势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但总体上具备了重新恢复汇率弹性的条件。具体在什么时点上去做一是取决于决策者的判断;二是取决于国际外汇市场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至于扩大人民币的汇率弹性,我觉得从很多方面来说是必要的。第一,未来外汇市场的变化可能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也存在剧烈变动的可能性;第二,从外汇市场发展来看,总体来说能够承受外汇的供求在汇率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第三,目前来看中国对汇率管理的能力足以应付汇率的剧烈波动,不需要人为地把波幅控制在千分之五,完全可以把它放大到1%。

      记者: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美元实行零利率政策,它的套利交易可能会引发下一场危机。您怎么看待这种观点?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防范危机的发生?

      丁志杰:这个问题确实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从历史上的危机来看,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新兴市场国家在什么时候容易出危机呢?就是在美元走强加上加息这样的阶段。

      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旦美元进入强势和美国加息,资本流向可能就会发生变化,这样会使得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的问题暴露出来,同时也会对其经济基本面形成严重冲击,这个问题是必须密切关注的。

      如何来防范这样的风险呢?我们看到在去年二季度以后,资本流入成为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应该说,要防范未来可能的风险,现在就应该对资本流动进行管理,防止资本的过度流入,特别是短期资本的流入。去年9月份,我们短期资本流动基本达到危机爆发之前的最高水平,这可能加剧已有的一些问题,影响不容忽视。

      (访谈视频及实录详见中国证券网“两会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