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财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地产投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财富眼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楼市乱相丛生 开发商预期现较大分歧
  • 两会房地产悬疑
  • 沪深房价下跌10%
  •  
    2010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地产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地产投资
    楼市乱相丛生 开发商预期现较大分歧
    两会房地产悬疑
    沪深房价下跌10%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两会房地产悬疑
    2010-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和裕 ○编辑 王晓华

      ⊙记者 李和裕 ○编辑 王晓华

      

      两会期间,房地产是关注的焦点,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对房地产业有诸多说法,但仍留有不少悬疑待解。

      

      【悬疑1】深化调控能否撼动房价

      赶在全国“两会”正式召开之前,多部委联合进行的“楼市调控督察报告”已经上报国务院;在“两会”提案中,包括信贷、财税、融资审批、土地等一系列的调控建议直指房地产;住建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将与有关部委一起研究,出台调控房价的措施……一切反应都加强着业内对于调控会进一步深化的判断。

      在业内看来,一旦政策调控力度还会加强的预期成真,此次“两会”就可能成为今年楼市成交的一个“拐点”。但归根结底,房价才是“检验”调控效果的最关键指标,如果在调控房价方面,政府似乎一直缺乏有效手段,政策“炒冷饭”、无“新牌”可出恐令房价回头难。

      

      【悬疑2】物业税征收前景仍不明

      在房地产调控新手段中,物业税首当其冲。一方面,物业税相关议题和拟订方案被提交至“两会”讨论,征税思路是以房屋面积为基准,对超出基点面积的部分进行征收,基点面积内的部分免征;另一方面,物业税有望今年年内在一些具备条件的城市“空转实”的消息甚嚣尘上。

      业内认为,开征物业税对房地产市场最直接的影响还是体现在对投机投资的遏制,至少那些囤房、炒房者的成本压力会增加许多。不过,物业税究竟何时实征、何处开征、如何征收,依然有待明朗化,业内关心的许多实际问题,还没有好的答案出现。

      

      【悬疑3】住房保障法讨论稿完成

      住房保障虽然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此前地方“两会”期间,各大城市也已明确了今年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不过,要真正改变中国楼市被商业利益“绑架”的局面,相关立法及落实到位仍是必需的。

      事实上,今年年初已有我国开始制定《住房保障法》的消息传出。而此次“两会”期间又传出消息,称内部讨论稿已经起草完成,内容涉及保障性住房的产权属性、供应对象的细分、政府收益的使用等。此外,住建部在“两会”期间也指出了住房保障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业内预期,今年的住房保障工作除了立法,还会要求地方加强监管和完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