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要闻
  • 4:焦点
  • 5:财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专版
  • 12:公司巡礼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一周策略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从欧元的困境说开去
  • 过分担忧通胀
    将扼杀中国经济复苏
  • 北京最贵楼盘1个月零成交
  • 一种更公平设想:共有产权商品房
  • 上海两步骤打开资本市场新天地
  • 低碳创新与价值创造
  •  
    2010年3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从欧元的困境说开去
    过分担忧通胀
    将扼杀中国经济复苏
    北京最贵楼盘1个月零成交
    一种更公平设想:共有产权商品房
    上海两步骤打开资本市场新天地
    低碳创新与价值创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低碳创新与价值创造
    2010-03-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国旺

      李国旺

      因为过高的煤炭依赖度,环境代价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不能承受之重”。在重化工业加速发展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形成价值创造与价值破坏的怪圈,无法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目标。

      金融危机后,以低碳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能源、新科技、新材料、新消费),正成为全球寻找弥补金融危机造成的价值窟窿的药方。以低碳为代表的新经济,有可能出现税收增长、利润增长和收入增长出现和谐的曲线,但只有当国家利益、厂商收益和居民收入在生产关系调整过程中实现和谐时,新能源推动的价值创新才能转化成价值实现。

      低碳新能源将是新技术和新材料创新发展的落地平台,这个落地平台即新能源的快速发展,需要引进生产关系的创新,即通过政策创新实现资源价值的再发现,管理机制的创造,产品的创新和市场的扩容,这五元素的创新与协调,都需要通过资本市场的创新,实现中国新经济的崛起,进而实现化危为机,实现中国产业升级的历史性突破。

      下面,笔者试着对这个元素作些具体分析。

      其一,政策创新是低碳产业形成的发动机。政府在研发阶段的战略主导性投入,是低碳新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关键力量。由于周期长以及新能源科技发展对社会经济进步的外部性特点,研发等前期投资就成为一种公益性、风险性与效益性并存的事业性投资,因此需要政策创新,通过财政投入、税收减免、采购订单等支持,推动新材料开发和新能源应用。为争取让合乎条件的新经济厂商上市,创业板可以成为政府助推新经济形成的制度平台。

      其二,资源禀赋助力新能源产业形成。通过政策创新,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重构和创造,从而形成新经济的平台。 一是政策创新为能源技术创新提供支持,政策资源成为新能源科技创新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因素。政策创新的资源优势是我们创造“新能源经济”奇迹的重要保障。 二是中国经济资源优势明显,有能力承担新经济前期的巨额投入。当下中国综合国力具备了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型进而在剩余价值的国际分配中获得更大份额的实力,新能源产业是“保增长和促转型”政策成功的关键。 三是自然资源优势仍然是新经济健康成长的天然平台。在发展“新能源经济”的过程中,国土自然资源能否提供多样的气候、资源、地貌环境尤为重要。我国蕴藏着大量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和东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资源性支持。

      其三,技术创新是低碳新能源能级提升孵化器。如果结合国家军事装备和民用装备工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广大居民分享科技进步对生活品质提高的需要,加上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这些宝贵的技术创新就会集中转化为厂商生产和技术提升的引导,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比如,新能源在电网、互联网、通讯网络如果成功实现三合一,其叠加的效应,应能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

      其四,战略管理助力低碳新能源价值创造。成功的厂商战略管理,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平衡:厂商发展目标主题与国家的长远发展战略相一致、厂商战略管理重点与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相一致。厂商战略管理是否与众不同,是关系到新经济能否创造出世界级产业的关键。发展新能源经济,客户创新、组织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都需要“加减乘除”,形成与众不同的客户群体和与众不同的组织架构、核心渠道和产品特色。管理者只有通过战略创新,才能发现富有价值创新意义的新市场,开辟出无人竞争的新利润空间。只有创造出新的市场,才有可能在新资本创新条件下,实现市场价值几十倍的增长。

      其五,市场重构成为新能源价值实现落脚地。技术进步在市场经济中成为扩大市场边界进而重构和创新市场的基本路径,即通过技术进步,生产质优价廉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实现市场扩大和盈利模式重建。在市场进行重构和创新的过程中,国家政策实际上对新经济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进步重构了能源市场外延,进而创造一个利润相对较高、成本相对较低的新的能源市场,这是一个 “蓝海”市场。对国家而言,新能源市场将重构并优化现有经济结构进而提高综合国力;对厂商而言,新市场将提供新的市场空间进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为产业升级提供动力;对个人而言,一方面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有可能满足并提高其消费层级,为消费升级提供了动力。

      (作者系华宝证券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