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剑辉 ○主持 于勇
进入新千年以来,金价累计上涨290%,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2%。在欧美机构的大力推动下,黄金在相对淡泊多年后再次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一些机构甚至大胆上看金价至2000美元/盎司。
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黄金尤其需要理性;因为许多人并未意识到,在金融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今天,黄金的价值和投资属性已经悄然发生了重要变化。历朝历代,人们对于这种最古老的一般等价物普遍抱有传统的、忠实的信仰;这不光是由于金币是流通性最好的货币,还因为大多数黄金为权贵所控制,它既象征着财富也昭示着地位。即使在金本位体系被抛弃后的二三十年里,各主要国家中央银行仍然是黄金最集中的权威持有者,货币的坚挺程度往往同背后的黄金储备密切相关。然而近十年来,黄金正在逐步由官方储备流入民间投资市场。
自1999年以来,传统的储金大国瑞士、荷兰、法国、英国开始持续卖出黄金。截至2010年1月底,瑞士共卖出1550.6吨,法国卖出589.2吨,英国卖出了405.1吨,荷兰卖出399.5吨;上述四国加上其他欧元区国家共计减持3623.2吨,减持幅度14%,数量相当于目前全球黄金储备的12%。根据去年9月欧元区成员国央行、瑞士央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续签的“央行协议”,上述机构在未来5年内还可以出售最多2000吨的黄金。其他“大股东”诸如美国、意大利、日本的储备10年来基本上未变。同期中国、印度和俄罗斯逐渐增加了黄金储备,增持总量为1029.8吨。尽管有减有增,同期全球储备总额仍然减少了3697.5吨,几乎与西欧国家的减持量相同。
减持的黄金主要流向了投资市场。作为黄金投资的主要工具,黄金ETF实物金的持仓量在5年内增长13倍达到1325吨;加上其他渠道中的黄金,市面上大约有3300多吨黄金在各种投资、投机群体中交易流通。这些原先藏身于政府金库中的黄金被推向民间市场,它们面对的不再是政治家的考量,而是逐利者的博弈。其金融投资属性大大增强,结果就是金价的波动性显著提高,投资风险加大。1990-99年,金价波动率平均为8.7%;1999-2009年,波动率均值升至14.2%,在2006和08年曾高达18.9%和22.4%。至于市场炒作抬价与政府持续减持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我们不好妄加揣测。不过在目前条件下,寄希望于黄金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并非大家想像的那样十拿九稳。
由于黄金的市场色彩比从前更浓,预测未来金价走势也更为困难。大多数专业机构看好金价的主要逻辑是,危机后全球普遍的低利率环境将导致流动性过剩,物价将进入长期上升通道。实际上,人们对黄金的投资保值需求似乎与生存环境的安全感更为相关;俗话说“盛世置田地、乱世藏细软”。1970年代以来,几乎每次金价快速上涨都和战争或危机密不可分;最典型的是1979-80年,以色列和叙利亚在黎巴嫩战事不断,前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国拯救被扣外交人质失败导致美元大跌,金价在一年内暴涨100%,峰值约合现在的2647美元/盎司。自那以后的20年里,国际安全形势逐渐好转,调整后的金价年均下跌4%。可以预计,在可见的未来,国际环境仍将以安定发展为主;金价应当逐步回归到830-880美元/盎司的历史平均水平(2010年美元)。(作者系西南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