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峻
中欧因气候变化问题在哥本哈根大会展开前所未有的激辩,但双方在国际能源领域正史无前例地悄然走近。今年,中国中亚天然气管线的运营和欧盟积极推动的纳布科项目进入实质性阶段,在时间上巧合,在取向上也是异曲同工,都锁定了中亚新崛起的能源大国土库曼斯坦。
中欧在不经意间实现了中亚里海能源输出的多元化,对整个国际能源格局,乃至国际政治游戏规则的改变将带来深远影响。
众所周知,打破俄罗斯能源垄断、实现中亚里海能源输出多元化的战略,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冷战后,美国国务院和埃克森-美孚等大能源公司先后提出中亚里海能源外运的多个方案,但大多数都属纸上谈兵,勉强开工的巴杰线因为造价过高,且途径阿富汗、格鲁吉亚等动荡地区,始终未被国际财团看好。
美国欧亚能源政策未获成功有三个原因。一是美国在国际能源政治中仍然承袭冷战思维,认为这是一场同俄罗斯争夺对中亚里海能源垄断的零和斗争,因而在方案设计上过于注重政治因素,而不考虑经济效益,要求所有管线都避开俄罗斯及其势力范围。这在实践中很难行得通,而且必然招致莫斯科的坚决抵制。二是美国国内政治对能源政策的强烈意识形态干扰。要确保华盛顿制定的里海能源外运政策实现,美国必须和作为主要能源供应国的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作为能源过境国的伊朗、伊拉克都搞好关系。冷战刚结束时,上述国家对美还充满好感,殷切期望美国帮助其摆脱对俄能源外运依赖。但白宫一直视其为政治上水火不容的国家,宁愿采取制裁甚至是出兵的极端措施,也不愿平心静气地商讨合作事宜,从而错失了一段难得的机遇期。三是小布什八年任期内穷兵黩武的政策,严重损害了美国在欧亚大陆的能源布局。如美国和亚洲发展银行筹划的从土库曼斯坦经阿富汗、巴基斯坦直达印度洋的油气管线项目经济上颇具竞争力,一度被国际舆论看好,但美国在阿富汗发动的反恐战争,亲手毁了这条黄金路线。印巴主动宣布退出该项目,并决定另起炉灶,与美国的对手伊朗筹建新的地区油气管网。
美国在欧亚能源棋局中节节失利的同时,欧盟、中国、伊朗这些欧亚能源地缘政治新棋手则异军突起。中国在中亚、伊朗和伊拉克都获得了大型油气区块,而且拥有直通本国的管线,已初步建成了完备的能源供应、运输和消费体系。欧盟最近也刚刚和伊拉克签署油气供应协议,从而确保了纳布科项目开始运营后头几年的油气供应。伊朗虽然仍处于国际封锁,但与中亚、南亚、东亚的能源合作不断加深。上述国家和地区虽然还只是长期以来一直由俄美主导的欧亚能源竞赛中的新手,但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对能源安全锲而不舍的关注,以及注重现实利益的外交传统,使得他们不但在抢夺美国石油生意的商战中获利颇丰,也成功地在打破俄国垄断,塑造欧亚能源新格局的政治较量中抢得先机。
一直被美国视为新盟友的东欧国家,在能源领域也开始与美国唱反调。在刚刚结束的东欧能源峰会上,东欧各国明确支持纳布科项目,也欢迎南流和北流项目(后两条项目都是俄罗斯倡导,经俄罗斯抵达东欧的中亚里海石油外运新管线)。在经历了经济危机的寒冬后,这些几乎完全依赖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国家对能源安全有了更深切的认识,纷纷抛开美国,主动出击,以多种手段确保能源安全。匈牙利本来对能源需求并不高,但由于其欧亚能源交通的枢纽地位,今年也开始兴建战略石油储备中枢,以提升其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波兰则决定与德国、波罗的海三国建立统一的油气管网,进而联合起来与俄在供气问题上讨价还价。罗马尼亚、乌克兰也积极尝试建设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油气大国的直通油气管线,实现能源供应的多样化。
美国卡内基基金会欧亚问题专家科恩不无担忧地说,欧亚能源政治正在进行着一场去美国化的新运动,对欧亚大陆上这些重要的地缘政治棋手来说,能源议题是一场复杂的、带有全局性和政治性考量的大国战略博弈,这也是他们在包括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在内的欧亚大陆几乎所有热点问题上都与美国不合拍的主要原因。换句话说,只有在充分理解和认识到欧亚能源地缘政治的背景,上述问题才能获得有效应对和解决,而白宫在冷战后的对外政策中却恰恰忽略了这一点。
进入21世纪后,国际力量格局日渐清晰和难以逆转的多极化趋势,使得欧亚大陆的地缘棋手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来建立更符合他们自己利益的能源政治新同盟。这决定了国际斗争的焦点会迅速从务虚的气候变化问题回归务实的能源政治。
(作者系旅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