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调查·市场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币值与股价相关性变负了
  • 区别对待,预留空间:
    就为期指平稳上市
  • 冰岛百年来首现“出逃”潮
  • 欧亚能源战略在去“美国化”
  • 欧元危机根源在于国际金融透明度太低
  • 拆解美国政府施压中国的两张牌
  •  
    2010年3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币值与股价相关性变负了
    区别对待,预留空间:
    就为期指平稳上市
    冰岛百年来首现“出逃”潮
    欧亚能源战略在去“美国化”
    欧元危机根源在于国际金融透明度太低
    拆解美国政府施压中国的两张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欧元危机根源在于国际金融透明度太低
    2010-03-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乔新生

      ⊙乔新生

      

      发生在欧洲南部国家的金融危机尚未找到解决办法,国内的学术界却暴发了激烈争论。部分学者认为,希腊等南欧国家之所以发生金融危机,是因为长期实行高福利政策,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如果不改变这种财政收支状况,其他欧盟国家就不会伸出援助之手;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希腊等国的金融危机之所以恶化,根本原因就在于华尔街投资银行利用希腊等国的财政状况,浑水摸鱼,雪上加霜。

      希腊当初申请加入欧盟时,国内财政状况十分糟糕。为了符合条件,雅典政府聘请华尔街高盛公司筹划财务。高盛在全面评估了希腊的经济状况之后,着手一系列财务创新。譬如,要求希腊政府发行长期欧元国债,然后由高盛集团通过国际汇率市场,将希腊政府发行的欧元债券换算成美元债券。非常蹊跷的是,高盛在这一笔交易中,并没有按照国际汇率市场的价格支付美元,而是以高于汇率市场的价格向希腊政府融资。换句话说,在这样一笔交易中,希腊政府“平白无故”地获得了高盛集团的财政支持。这样一个“亏本”的买卖,不仅可以保证希腊政府降低财政赤字,而且可以减少政府的负债率。高盛集团在交易过程中,究竟附加了多少条件,人们不得而知。而高盛并不满足于此,还向其他欧洲国家购买了“信用违约保险”。换句话说,如果欧盟国家出现金融危机,那么,高盛集团就可以从中获得丰厚的红利。这是一种典型的套期保值交易。说白了,如果德国和法国向高盛集团出售了有关保险,那么,就意味着德国和法国的金融公司间接地为其他欧盟国家的债务进行了“担保”。不论希腊乃至其他欧盟国家是否会出现债务危机,高盛集团都可以坐收渔利。

      这样的金融交易,既反映了华尔街投资银行雄厚的经济实力,同时也反映金融衍生产品在国际金融市场所发挥的巨大威力。由于德、法作为欧盟的双发动机,一直在致力于欧洲统一,所以,他们不会见死不救。但欧盟条约又限制他们对希腊等国实施财政援助。更麻烦的是,由于德、法的投资银行参与了华尔街投资银行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并且与华尔街投资银行签订了金融衍生产品合约,所以,这些国家在拯救希腊等国的过程中必然会投鼠忌器。

      部分学者只看到了希腊等国糟糕的财政状况,而没有看到华尔街投资银行魅影重重。从表面上来看,欧盟其他国家似乎是在商讨救助的措施,其实这些政府首脑非常清楚,希腊政府的财务危机并非一朝一夕所造成的,与华尔街投资银行沆瀣一气,在国家财政预算上弄虚作假,才是发生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必须先彻底清理希腊乃至欧洲其他国家的金融衍生产品,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废除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合同,使欧元的经济基础保持透明合理状态,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但是,国际社会并没有“金融透明度条约”或者“金融公开协定”。到现在为止,人们不知道华尔街投资银行究竟向世界各国出售了多少金融衍生产品,也不知道在欧盟地区究竟还有多少金融衍生产品在流通。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之后,法国总统曾提议建立国际金融监管机构,但事实证明,只要美国政府不予配合,华尔街投资银行继续兴风作浪,那么,这样的监管机构不可能真正发挥作用。现在德国和法国之所以在拯救希腊金融危机方面首鼠两端,除了囿于条约限制之外,这些国家也深受金融衍生产品之害。

      现在的问题是,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悲剧重演?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呼吁,尽快改变不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但人们注意到,面对希腊的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居然无所作为。尽管美国政府早就放弃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赖以生存的“双挂钩”国际货币体系,但到现在为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没有实质性的改革。虽然美国承诺增加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但是,美国始终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否决权。所以,要想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不能依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笔者的建议是,重新考虑建立国际金融稳定组织。这个组织必须体现以下五条原则:首先,必须体现平衡性原则。把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吸收进来,参与决策;其次,必须体现透明化原则。把各国主权基金交易以及跨国投资银行交易的信息公之于众,防止由于信息不对称,而给一个国家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第三,必须实行登记备案原则。必须限制金融衍生产品开发和交易活动,防止华尔街投资银行利用复杂的金融衍生交易合同,扩大金融危机,必要时可以实行金融衍生产品备案制度,把一些投资银行开发的金融衍生产品张榜公布;第四,必须实行金融保证原则。应建立国际金融保证金制度,进一步提高国际投机交易成本;第五,必须实行金融交易便利化原则,简化金融衍生交易合同,逐步推广标准化的金融期货、期权交易合约,防止华尔街投资银行借助于复杂的交易合同设置金融陷阱。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