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夫
告诉我,海南的位置在哪里?
昨天,在三亚举行的博鳌国际旅游论坛上发布了一份文件——《海南旅游宣言》。除了这份文件,还有一个成果,就是前一天还成立了中国5A级旅游景区城市联盟。有意思的是,博鳌的国际论坛放在三亚召开,发表的文件却是海南宣言,结盟的又是中国5A级旅游景区城市。这些信息想告诉旅游者什么?
自去年国务院颁布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28条意见后,围绕着海南建设,瞬时出现了三股热潮:一是海南房价暴涨,二是海南春节旅游奇贵,三是海南股票迅速升温。这三股浪潮提醒人们,海南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很可能是挑战极高、需要十分小心的。其中,尤要考虑社会观感(feeling)问题,因为这正是出席本次大会的亚太旅游协会总裁格雷格·达菲尔特别强调的。
为什么格雷格·达菲尔要强调feeling问题呢?因为,旅游是一种感觉性行业,旅游的生命就在观感。游客不论走到哪里?不管这个地方再怎么奢华或原始,如果感觉好了,那就有价值;如果感觉不好,那就没价值。因此,海南要建成国际旅游岛,就需要花大工夫研究这“观感”二字。而在这二字后面所牵涉的问题,绝非如人们想像的那么简单。
说到这里,要讲一讲担忧。去年,笔者曾去过海南。从海口到三亚,沿着东岸高速公路一路过去,看到有些地方已经屋宇成片。有些地方的房子与售楼广告,很有招徕暴发户抢钱的味道。个别漂亮的海湾景观也已经被粗俗的楼宇所遮掩,非常可惜。另外,更有甚者,一些过去的烂尾楼也有枯木逢春的架势。真不知海南的未来会是个什么样子。
要知道,海南可是南中国的一块宝地啊,是南中国最稀有的一块翡翠。没有历史学家的超长眼光,没有艺术大师的奇特构想,没有经济学家的精微计算和巧妙安排,没有能工巧匠的绝伦雕琢,是很难把这一方水土打造成“东方伊甸园”的。弄不好倒有可能弄成一座“失乐园”,把这块翡翠给搞砸了。因为海南是绝无仅有的。
它不只有本岛,还有西沙、南沙、中沙等许多岛屿,更有海域面积超过陆地近60倍的200万平方公里水面。除了海浪、沙滩、椰林之外,海南还有地热、温泉、风能、热能、太阳能,有珍稀的海上矿产与陆上矿产,有丰富的热带动植物资源和水文气象资源。在地缘空间上,它更有踞南疆而扼万端的架势,是贯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航道之一,也是中国与东盟10国比邻最多的省份之一,地缘价值极高。
而这些还只是物质形态上的东西。海南的稀有性还表现在它的历史与人文价值,在许多方面还没有被发掘。比如,谈到海南的历史,一般都直接从蛮荒开始跳到汉代,又跳到元明清。很少有人把这片水土和海上丝绸之路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那一片古航道,不知有多少宝藏有待水下考古发掘。更不用说陆上也有许多历史之谜有待破解了。像苏东坡晚年贬居海南所书《颖沙弥帖》等六件作品,明显有别于早年。这和海南的风水有没有关系?诚可一问。
如果说,讲这些静态的情况和古旧的东西引不起人们的兴趣。那么,在中国下一个30年的现代化进程中,海南的位置更是非常独特的。这种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面向国际,二是如何面向国内,三是如何面向省内。而在这“如何”二字下面,最关键的是要考虑三大因素,一是区位因素,二是经济因素,三是人文因素。舍此,海南要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有困惑的。
因为,如何面向省内,就是要考虑854万老百姓的生活是否幸福,活得有尊严,而没有被剥夺感;如何面向国内,就是要考虑如何引进卓越人才,杜绝投机客炒作;如何面向国际,就是要考虑一方面要让四方来客想到海南、能到海南,到了海南,感到温馨,另一方面也能够与国际旅游界同行产生良性互动。让海南有南海观音一样的慈祥。
而要做到这一点,仅靠工程师一样的机械思路是不够的。用历史的眼光看,国务院颁布的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28条意见,应该是最低标准。海南需要有百年大计的考虑来做好这份历史答卷。一方面要毫不松懈地努力推进各项事业;另一方面也要慢慢来,要高水平地把人文与社会科学成果引进到新一轮海南开发之中,不能只把海南建设当作一个个工程项目来抓,变成工程师的作品。只有这样,海南这块绝品翡翠,才有可能成为传世宝物。
由此观之,海南今后的位置,并非“国际旅游岛”这五个字就能框定的。它在人文与经济方面的意义,应该更深重、更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