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标本意义
⊙张敬伟
如果说四川腾中收购悍马流产只是一个娱乐化闹剧,吉利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则是一个产业化传奇。昨天,在瑞典的哥德堡市,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正式签署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协议,吉利获得了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及相关资产。吉利集团收购价约为18亿美元,创下中国收购海外整车资产的最高金额纪录。蹒跚起步的中国民营汽车产业,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利用全球金融危机的奇迹,终于和世界汽车顶级品牌联姻。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产业联姻,并非暴发户强娶豪门千金式的图慕虚荣装点门面,而是两情相悦、互补共赢的战略结合。按照公开的协议内容,吉利花18亿美元买下的,不仅仅是沃尔沃100%的股权,还将获得沃尔沃的核心技术以及2400余项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除了前东家福特授权沃尔沃使用的技术或沃尔沃与福特共有的技术,可以说,沃尔沃这回是全身心地委身于中国吉利。这样的联姻,意义更重大的是,两种文化的交融。而更大的挑战,也是两种文化能否和谐交融,尤其如何妥善处理工会关系,这有“上汽双龙案”的前车之鉴。
沃尔沃享有世界上最安全汽车的美誉,其在安全上发明的技术成果,包括了三点式安全带、四轮盘式制动、DSTC防滑系统、EBL紧急制动灯、双氙气大灯等。其卓越的品牌和一流的产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稳定和高端的拥趸。不过,正是因为沃尔沃的品牌卓然和技术高超,才决定了它只有实现全球化的市场深耕才有前景。在与美国福特公司联姻的10多年间,幸运的是开辟了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高端市场,时运不济的是适逢金融危机,福特自身不保,亟须断尾求生。据统计,去年第四季度,沃尔沃单季亏损就达到3.16亿美元。在此情势下,沃尔沃要延续其品牌血统,变换门庭是毫无悬念的抉择。
沃尔沃与吉利联姻,沃尔沃的高端技术开始用在低端起步的吉利汽车上,这可以使吉利汽车在短时间内提高其汽车质量,提高在国内和全球市场的竞争力。这样的技术嫁接,将大大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升级转型,有望使中国从汽车消费的大国迅速成长为日韩那样的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汽车产业强国。
对于沃尔沃来说,吉利的18亿美元不仅是雪中送炭的资本救赎,而且赢得了广阔的中国市场。相对于联姻福特只能在中国生产两款小众的沃尔沃S40、S80L车型,联姻吉利则使其更多的车型落地中国。譬如S60车型,如果技术更新跟得上,在消费潜力巨大的中国中级轿车市场上,沃尔沃潜能巨大。毕竟,相较于日、美、欧系等知名合资厂家,未来的沃尔沃将是被官方和民众公认的中国汽车。这能催化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并激活公众对沃尔沃汽车的消费热情。更重要的是,在中国公用车提倡国产车消费的政策导向下,沃尔沃也会后来居上占得市场先机。就此而言,虽然沃尔沃和吉利联姻的前景未必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下子使沃尔沃扭亏转盈。但是,有中国大市场的兜底,有中国消费者的热情,还有吉利的资本挹注,沃尔沃在中国市场的愿景可期。
正如前述,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契合市场规则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与老东家福特时代一样,沃尔沃的总部依然在瑞典,吉利并不会让低端的吉利和高端的沃尔沃混搭搅和在一起,譬如在沃尔沃车身上会出现“吉利·VOLVO”字样。按照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说法:“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会有两套经营管理班子服务于不同的消费群体。”当然,吉利会为沃尔沃准备一个全新的管理团队。
将视野放宽些,吉利收购沃尔沃,也必然为中国汽车产业乃至其他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并购提供实践经验,因而更具有产业标本意义。(作者系江苏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