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主管林家如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邱家和
问:此次苏富比拍卖在征集策略上有何调整?
答:透过去年秋拍,我们发现很多不管是新晋收藏家还是市场上沉积一段时间的收藏家,重点都还是关注重要艺术家。从上次拍卖成交结果就可以看出,高价成交的都是那些重要艺术家的作品。所以这次我们的策略是征集重要艺术家的早期代表性作品。这样的作品中有几件:如曾梵志1994年的《面具》,刘野1995的《光明大道》以及蔡国强1991的屏风。
很多藏家不只是追逐艺术家的名气,而是希望拍到某一个艺术家在某一个创作年份创作的某一个特定创作风格的作品。此次拍卖的亮点是蔡国强1991年的一件屏风,高2米,宽6米,估价在900万至1500万元。这件作品曾出现在所有关于蔡国强的出版物中,还参加过他在纽约古根汉姆的个人回顾展,非常具有代表性。他的屏风样式的作品共有7件,当中2件在艺术家手上,3件在美术馆 (包括日本近现代美术馆和卡地亚艺术基金会),只有2件在拍卖市场里流通,所以非常难得。另外,蔡国强这几年在当代艺术家中比较活跃,曾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今年上海的世博会开幕式,因此格外令人关注。
此外,此次征集到的曾梵志1994年《面具》也很难得。《面具》系列的创作始于1993年,这件作品估价在400万元,从作品的尺寸(150×100)和价格看都蛮具吸引力。同样也是第一次曝光的刘野的1995年的《光明大道》(170×200cm),是我们从欧洲藏家征集到的,作品来自艺术家比较代表性的年份。岳敏君也有一件1994年的早期作品。此外,这次继续推观念艺术如艾未未、陈箴的作品。
问:对于中国当代艺术中70后艺术家你们是如何选择的?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没有标准答案。60年代出身的艺术家已经有定论。70后的则没有标准答案,还在观察中。对于中国当代年轻的艺术家来讲,我们只作为长期计划在关注。和前几次相比,这次只加进贾蔼力。我对年轻艺术家板块的选件是比较保守的。我们毕竟是拍卖公司,不需要走在太前。但是我们会持续关注,做好资料的收集。
问:前不久伦敦的拍卖会上贾科梅蒂的《行走的人》拍得很好,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答:那场拍卖之所以拍得好,第一,我觉得首先是收件收得好。长期以来不管在西方市场或在亚洲市场,雕塑本身价格一直都比油画低。贾科梅蒂雕塑成交的结果显示,雕塑价格的上涨是个趋势,很多收藏家会慢慢开始接触雕塑、装置等立体作品,这是个新的收藏趋势。第二是去年市场很艰难,拍卖公司选件谨慎、估价保守。这是好现象。因为在市场很好的时候,大家把价钱推得太快了,才有现在的价格跌落。估价成立的原因有很多种:有时候不只是在拍卖公司,有时候是卖方本身,是他卖家的心理期许过高。所以今年我的选件比较谨慎,在估价部分我还是很保守的。只有在这两个原则下才有比较好的成交结果。
问:你看好今年的春拍、秋拍吗?
答:基本上今年是整体看好,市场看好的因素有很多,如果春拍市场表现得很好,秋天就会变得很危险。秋拍会好吗?其实我也不太敢这样讲,因为这跟心理预期有关系。如果大家都看高秋拍,也许秋拍就会有问题。刚开始大家脚步踩得太快了,一下子没有踩稳就落空了。经过上次的金融危机大家也上了一课,我觉得在心态上有调整有准备了,可能比较健康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