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欧洲两大行维持低息持久战 欧股早盘全线大跌
  • 希腊CDS价格超越冰岛 倒债可能甚于“垃圾级”
  • 美股回暖进行时 恢复常态尚需时日
  • 希腊欲成功发债
    须先解“内忧”
  • 报国兴农 大北农争创世界级农业科技企业
  •  
    2010年4月9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财经海外
    欧洲两大行维持低息持久战 欧股早盘全线大跌
    希腊CDS价格超越冰岛 倒债可能甚于“垃圾级”
    美股回暖进行时 恢复常态尚需时日
    希腊欲成功发债
    须先解“内忧”
    报国兴农 大北农争创世界级农业科技企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希腊欲成功发债
    须先解“内忧”
    2010-04-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朱贤佳

      

      希腊政府本月末将针对海外市场发行国债,分析人士称这一国债为“最后一根稻草”。因为一旦发债失败,这个饱受信贷危机困扰的经济体便不得不低声下气地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救助。

      上月29日,希腊政府在获援后首次发债的效果差强人意,这笔总额为50亿欧元的7年期国债在二级市场出现滞销。

      出师不利,无疑为希腊的举债之路再添阴霾。要知道,为了吸引投资者,希腊政府确实花费一番心思,在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对其施救协议后,该国政府仍在设法筹资。为了吸引投资者,这笔首发的债券收益率差较可比较的西班牙债券收益率差高出四倍以上,如此高的回报率却仍未赢得市场青睐。

      希腊本可以在欧元区援助承诺的保障下靠着发债“大快朵颐”,但发债结果显然又在拖后腿。不乐观的“首发”意味着以后要想再从投资者那里借钱,难度系数又向历史新高更进一步。饱受打击的投资者还会要求希腊债券提供更高的风险溢价,直到证明赤字回到可控范围之内,但这显然不是短期可以达到的目标。

      现在问题的关键不是在发行债券上做功课,而是在发债背后能赢回多少投资者的信任。如果希腊政府以为单纯依靠得到救援保障的消息就能平定危机并赢回投资者的信任,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甚至可能引发“无钱可借”的恶果。

      令希腊政府陷入今天狼狈境地的罪魁祸首,不仅仅是高盛帮忙掩饰债务,也不能全怪罪于金融危机,主因还是希腊政府对危机的处理不力。

      在危机爆发后希腊政府采取的限制工资及削减养老金等“节流”措施,无不遭遇国内公民的强烈反对。去年12月8日爆发的希腊全国大罢工是希腊民众对待这场危机的首波反应,今年2月24日又有200万人大罢工抗议政府财政紧缩计划。希腊政府不想输掉发债筹资这根“救命稻草”,对推介国债的巡回宣讲十分重视,但要想赢回公信力,国内民众与政府的适当统一也十分重要。在怒气包围的环境下,谁还愿意对希腊政府慷慨解囊?

      如今,希腊政府又准备发行美元债券,向美国和亚洲市场的投资者举债。在“内忧”未解的前提下,希腊政府又如何赢得外部支持?

      希腊政府的处境十分艰难。7日,CDS市场的数据显示,该国的借贷成本已经超过另外一个负债大国冰岛,这令本已债务缠身的希腊经济前景更为黯淡。更紧迫的是,希腊政府必须在5月中旬前筹到110亿欧元,今年全年则必须通过发债筹资530亿欧元。

      种种不乐观的消息正在向希腊政府发出警告:“节流”之外,重塑公信力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