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信息披露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开闸7日交易7052万元 融资融券后市空间巨大
  • 仿真合约褪去非理性,回归无套利区间
  • 股指期货对大盘中期走势的影响分析
  • 期指开户速度骤增 开户数已达6000户左右
  • 同花顺首推股指期货交易专业分析系统
  • 股指期货“三天”倒计时 概念板块或迎“机遇窗口”
  • 强制减仓的具体方法
  •  
    2010年4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开闸7日交易7052万元 融资融券后市空间巨大
    仿真合约褪去非理性,回归无套利区间
    股指期货对大盘中期走势的影响分析
    期指开户速度骤增 开户数已达6000户左右
    同花顺首推股指期货交易专业分析系统
    股指期货“三天”倒计时 概念板块或迎“机遇窗口”
    强制减仓的具体方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开闸7日交易7052万元 融资融券后市空间巨大
    2010-04-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雪 ○编辑 梁伟

      ⊙记者 张雪 ○编辑 梁伟

      

      融资融券试点业务开闸已超过一周时间,从沪深交易所披露的成交情况看,截至4月9日,两市融资融券交易总量为7051.52万元,其中融资余额占比99.8%,融券余额仅占0.2%。较6家试点券商计划用于融资融券业务的340亿元左右总规模相比,目前仅有2.1%。的资金入市。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开户人数增多,试点券商范围扩大,融资融券业务未来的增长潜力巨大。

      

      成交占比远低于境外市场

      自3月31日融资融券试点业务开闸已经历了8个交易日,从沪深交易所披露的前7日成交情况看,截至4月9日,两市融资融券交易总量为7051.52万元,占沪深大盘2500亿元左右的日均成交额比例仅为万分之三。而从其他市场经验看,融资融券交易规模一般占到市场交易规模的15%左右,与A股市场投资行为最接近的中国台湾市场,占比更是达到30%-40%。因此,业内人士认为,虽然融资融券业务开展初期交易总体相对清淡,但随着今后开户人数增多,以及试点券商范围逐渐扩大,融资融券业务未来的增长潜力巨大。

      此外,仅首批试点券商的自有资金也基本未发挥出“功效”。据本报记者统计,6家券商在试点方案中计划的融资融券总规模将达到340亿元左右。其中,中信证券最高,预计规模不超过100亿元;海通证券次之,为80亿元;光大证券和广发证券预计在50亿元,国泰君安和国信证券均为30亿元。与6家试点券商计划用于融资融券业务的340亿元左右总规模相比,前7日7051.52万元的成交额,占比仅2.1%。,也意味着绝大部分资金尚未入市。

      

      投资者融资做多意愿趋增

      从融资融券业务前7个交易日看,预期中的“融资热、融资冷”特征较为明显。截至4月9日,两市融资余额为7039.66万元,占7051.52万元交易总量比例高达99.8%;融券余额仅为11.86万元,占比仅为0.2%。

      而且,投资者的做多热情越来越高涨,融资余额呈逐日上升趋势。首日3月31日两市融资买入额仅为655.09万元,融资余额为649.56万元。到4月9日,两市单日融资买入额已经增长至3143.43万元,增长380%。截至上周五,两市融资余额已经累计达到7039.66万元,较业务开闸首日的649.56万元激增近10倍。工商银行、长江电力、中国平安位居两市融资余额前三位,分别为1004.63万元,906.04万元和737.36万元。西山煤电、五粮液、招商银行、中国太保、民生银行、中国联通、华夏银行、中国银行、潍柴动力、深圳能源、中国中铁、中兴通讯、中国南车、金融街、辽宁成大等15只股票的做多资金超过100万元。

      两市融资融券成交情况一览

    交易日融资余额(元)融资偿还额(元)融券余额(元)融资融券

    交易总量(元)

    2010-03-31649560955276 95037 6590646
    2010-04-01137140382329902 32032 13746070
    2010-04-02131869236945754 26017 13212940
    2010-04-06145134555835529 24202 14537657
    2010-04-0736602353147062 47894 36650247
    2010-04-08447015393761216 66133 44767672
    2010-04-09703966385739187 118559 70515197

      制表:张雪 数据来源:本报数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