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调查·区域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2: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居高不下 产能恢复至金融危机前
  • 光电建筑应用补贴启动
    今年力度将大于去年
  • 未来电力供应富裕 铝业投资应重点进驻川滇蒙
  • 比亚迪未来村:能源终极解决方案的实验室
  •  
    2010年4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能源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能源前沿
    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居高不下 产能恢复至金融危机前
    光电建筑应用补贴启动
    今年力度将大于去年
    未来电力供应富裕 铝业投资应重点进驻川滇蒙
    比亚迪未来村:能源终极解决方案的实验室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光电建筑应用补贴启动
    今年力度将大于去年
    2010-04-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一体化幕墙的低能耗生态建筑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财政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的《关于组织申报2010年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的通知》(下称《通知》)意味着去年中国首次启动的对光伏市场应用的补贴在今年获得延续。权威人士昨天告诉记者,该补贴计划已并入金太阳工程,一共将延续三年,预计今年补贴力度将大于去年。

      

      优先支持已出台并落实上网电价的项目

      《通知》称,根据《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和《财政部关于印发<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地可以申报2010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其中,优先支持的项目类型包括: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建材型、构件型项目;已出台并落实上网电价、财政补贴等扶持政策的地区项目;2009年示范项目进展较好的地区项目。

      “这意味着一些已开始推行上网电价分摊政策的地区有望率先获得补贴。”业内人士说。

      去年,江苏率先宣布对光伏发电实施固定电价,由此成为国内第一个推行上网电价政策的省份。

      申报要求同时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选报的示范项目汇总的总装机容量应控制在10MW以内,选报的项目要求能在今年内开工建设,并可在今明两年内完工。

      另据《通知》披露,今年的补助标准为:对于建材型、构件型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补贴标准原则上定为17元/瓦;对于与屋顶、墙面结合安装型光电建筑一体化项目,补贴标准原则上定为13元/瓦;具体补助标准将依据今年光电产业发展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对已经取得申请补助的项目,2010年将不再予以补助。

      

      补贴量有望超去年

      “除了第一批‘屋顶计划’之外,接下来所有针对项目的补贴都叫金太阳工程,且补贴一共会延续三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光伏专业委员会主任赵玉文昨天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说。

      据他介绍,去年由于是补贴的第一年,主管部门还在熟悉情况,批准的量不是很大,总计约在八九十兆瓦。但今年有关方面已基本熟悉了游戏规则,预计获批的量会超过去年,“当然,最终还要看申报的量有多少。如果没有多少申报项目,获批量自然也不会多”。

      但本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去年补贴首次启动之时,曾引发各省争过“独木桥”的盛况,大量项目扎堆申报,因此预计今年申报的量也会比较大。

      另据广发证券报告显示,2009年光电建筑应用补贴共批项目111个,容量91MW。今年在去年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每个省份上限,预计获批项目总量可达300MW。

      “今年的这项补贴计划传达了国家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决心及政策的持续性。”广发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在去年金太阳项目基础上,如果今年政策实施细则可以落实,预计2010年中国光伏安装量可超过500MW。

      

      项目补贴仍存“软肋”

      尽管如此,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这种补贴光伏项目的方式仍谈不上是启动光伏应用市场的最佳路径。

      “作为长期的政策,补贴项目不是一个好政策,建议直接补贴上网电价。”泰豪科技总裁黄代放说。

      他建议,国家相关部委可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实施分区域标杆电价法;或实行阶梯式标杆电价法等,逐步推进上网电价的落实。

      赵玉文也认为,中国还需要针对光伏应用出台补贴力度更大的机制,“光电建筑应用补贴对光伏企业当然是利好,但这套补贴机制还有点问题。我们还是期待上网电价这样更长远的补贴机制。”

      据他透露,项目补贴机制的一大问题就是落实难。有些企业在申报时报了个超低价,后来发现成本上不能承受,结果不仅项目建不起来,连补贴资金也不要了,白白浪费了国家的补贴。

      而本报日前率先披露的金太阳工程申报猫腻也凸显了这一补贴机制的“软肋”。

      记者了解到,国家发改委与能源局从去年就开始起草光伏上网发电管理办法的细则,内容涉及分布式能源与上网电价,但至今未有明确结果。今年“两会”期间,各方也纷纷呼吁此项政策尽快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