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假如你买了一张彩票,结果居然中了,拿到了一大笔奖金。你该怎么做?一般情况下,会赶紧满足长久以来被压抑的购物欲望。看到名车,买上一辆;服装,从头到脚换新,全是名牌……钱来得容易,用起来爽快。但有一条,这爽快恐怕很短暂。俗话说,花钱如流水。再多的钱也经不起折腾。时间一长,突然发现已是口袋空空,原先的那笔意外之财居然就这样烟消云散了,不免怅怅。尤有甚者,在这花钱的过程当中,还得罪了身边的亲戚朋友,此类看似彩票惹祸的事例,在媒体上时有所闻。要在国外,许多中彩的家庭最后还有面临破产困境的。在国内,因为不存在个人破产问题,也受个人信用的限制,还不至于像国外的同道那样窘迫。
其实,不仅彩票,其他类型的意外之财也一样。只不过中彩者更令人瞩目而已。要说起来,中彩所得的彩金和劳动所得的收入,也没啥差别,不都是货币嘛,同样的百元纸币,还能分个三六九等?又怎么会区别对待呢?早期的经济学家的确就是这么认识的。他们并不区分收入的来源,反正都是钱,花的时候统筹考虑就是。该消费多少,该储蓄多少,视情况而定。有的经济学家甚至走得更远,睿智无比的弗里德曼说,一个人在花钱时,不仅会考虑现在的收入,还会考虑将来的收入,所以如果即将得到一个好工作,就会花钱更多,因为以后的工作收入增加了。这就是经济学当中著名的持久收入理论,是用来理解每个人消费行为的主要理论。
可惜,事实常常违背经济学家的理论假设。这种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显然无法解释中彩家庭的消费行为。按照弗里德曼的理论,中彩家庭的收入,也是收入的一种,家庭不会另眼相看。所以,对这样一笔意外之财断无乱花的可能。而我们看到,现实生活中,中了彩家庭确实存在普遍的乱花钱行为。用经济学术语说,意外之财让家庭有了更大的消费冲动,其边际消费倾向要比一般的收入大很多。这大概就是为何获得意外之财时,人们总是倾向于挥霍。
怎样用经济学理论来解释这个现象?这就要说到泰勒先生了。他一直对当时的主流理论颇有异议,所以当看到心理学家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研究成果时,顿时被震撼,于是其后的研究开始追随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就在于,理解经济决策,必须要理解决策者的内心,也就是心理。过去的经济学是不考虑心理因素的,但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心理因素在个人的实际决策当中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他们因为这样的开创性研究拿到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泰勒在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思想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的经济学研究,并形成了其极富争议的博士学位论文。不过有趣的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力邀泰勒加盟,成为芝大的一员,而当时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是芝加哥学派的重要支柱之一。这足以体现芝大的学术包容性。泰勒的研究之一就是反对弗里德曼的理论。按照卡尼曼和特维斯基的思想,人是不可能完全理性的,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这就意味着持久收入理论缺乏心理学理论和证据做支撑。泰勒把这些思想推进了一步,他认为,从个人的心理层面出发,通常每个人在决策时,会把不同的收入归类,比如一个人平时上班,会有各种收入,按照通常的报酬支付制度,有基本工资、奖金、还有一些投资所得、甚至有一些浮财(比如中彩之类),个人在获得这些收入时,会给这些收入做上标记,然后分类管理。然后根据这些不同类别的收入考虑如何花费。这就是后来成为消费理论的新的支柱之一的“心理账户”理论。
按照泰勒的心理账户理论,每个人会针对不同的收入来源来处理消费问题。对于正常的持续的工资收入,会划分一个合理的消费和储蓄比例,以确保在未来多年能均匀消费,这一点,与弗里德曼的想法无甚区别;但对于一次性收入,比如一次性奖金、一次性报酬(比如父母的支付或者朋友的捐赠)、或者中彩所得彩金等等,则可能过度消费,因为人们通常认为这是笔意外之财,不花白不花;而对于那些时有时无的收入,比如年终奖之类,则可能会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当然,也会有不同的消费观念。比如一直都节俭的人,就会把所有意外之财都储蓄了。好不容易有一回,还不得赶紧放起来?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