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宏
中小基金公司的业绩崛起,在2010年已成现象,天治基金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今年以来,天治基金旗下7只基金产品,5只业绩排在同类产品前5名,2009年8月至今的偏股型基金业绩则全线在行业前1/3。整体业绩排名和过去相比焕然一新。
更让人关注的是,上述业绩的取得,天治未从外部引进一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团队也未作大规模调整,依靠机制和文化的改变完成了团队业绩提高,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记者日前采访了天治基金投资总监常永涛率领的整个团队,探究天治基金业绩提升之路。
机制当变
要立竿见影提升基金业绩,业内的通常手段是“外科手术式”的策略。延请业内知名基金经理加盟操盘,更换更主动甚至激进的投资风格,甚至不惜团队整体“换血”,以求见速效。
但天治投资总监常永涛说,这些“招”天治基金都没用,天治走的是“另辟蹊径”——改机制。
“机制是现在全行业的短板,在基金行业走到了2010年这个变革的关头,改变机制和文化比换人更有效。”常永涛认为,去年年底出任公司投资总监的他是天治这场投研变革的幕后“操刀者”。
常永涛认为,基金行业从2010年开始是新时代的变革元年。在这个新的时代,市场运行格局、投资主体、投资工具以及政策监管环境都开始变化,而过去10年累积的行业深层次问题开始暴露,并成为主要制约因素,2009年基金行业总份额出现五年来第一次负增长就是一个信号。
“在这个时代,规章制度、体系都是表面因素,关键是在于鼓励人主动性发挥的机制和文化能否建立。而其背后更关键的是,一些重要的利益关系能否摆正,持有人利益为先和市场化、专业化的导向能否一以贯之的坚持,客观、理性和公正的专业化工作环境能否被创造,而商业化等等的行业惯性思维能否更多地被摒弃等等。”常永涛说。
“在这个时间点上,哪个团队更能从深层次夯实基础,清晰的定位,率先梳理自己的体系、率先推动市场化转变,谁就更有可能在未来的行业占道一席之地。”常永涛断言。
比私募更“积极”
而针对去年的行业和市场现状,常永涛在和投研团队多次沟通后,提出两个具体的改革目标:“比私募更灵活的公募”、“投资研究的无缝对接”。
常永涛认为,行业内束缚投研团队的“生产力”发挥,通常就在两个环节,一个是职责权利设置不科学,内部利益激励机制没理顺,导致每个人的主动性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另一个,则是岗位分工守成,沟通机制不畅,导致团队不协作、生产力无法凝聚。
而上述提及的两个目标则直指这两个环节。所谓“比私募更灵活的公募”,指的是要借鉴私募更为严谨的投资风格和更为顺畅的利益激励机制,在工作中把员工个人的发展、团队的发展和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尽量一致化。
比如,搭建公开化、人性化的选拔平台,突出优胜劣汰、自我循环的良性管理机制,给每个员工看到上升空间和选拔标准。这一点尤其受到全体团队成员的欢迎。基金经理、助理、研究员都在个人总结中热烈拥护这个机制。
比如,鼓励专业化、研究型的团队方向,注重平日积累。常永涛有个“平日水位”理论。即一个基金的业绩提升,一定要淡化功利化的短期排名。业绩提升取决于每天的晨会、每周的例会、每月的月度会议的日常交流,取决于对事物的认识深度和广度,取决于发表观点以及提出解决方法时所体现出的综合水平。是日常这个“水位”的高度,决定了外在业绩排名的差异。因此,注重平日积累也成了天治团队的考核重点。
打破投研“藩篱”
要释放投研“生产力”,投资和研究这两个团队的生产合作关系的安排最为重要,也是难度之所在。行业有语云:投研两张皮。指的就是投研合作不好实为行业普遍现象。
对此,天治却提出了一个行业内的“高标准”,要求投资研究“无缝对接”。这是个十足的考验。而天治的抓手同样是前面提到的两个:“机制”和“文化”。
文化方面,提倡一个相对宽松、合作的氛围。天治研究部总监吴战峰提供了一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在天治投研的日常交流中,特别强调,投资团队和研究团队的“正向激励”:“有要求可以提,有问题也可以指出,但不允许互相指责,抱怨。” 吴战峰称,“很多投研的隔阂开始是日常交流方式方法的问题,最后却变成了人际矛盾,这个情况一定要避免。”
另外,在机制上,天治也鼓励公开、公平的交流和考核环境。
“什么是无缝对接?就是投资和研究两方面的需求都要深入到对方,真正提高投研的协作效率,最终做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投资业绩。”常永涛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