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特别报道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2:专 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即将上报国务院
  • 供大于求 纯碱企业今年日子难熬
  • 租赁+换电站 众泰新能源车艰难突围
  •  
    2010年5月6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能源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能源前沿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即将上报国务院
    供大于求 纯碱企业今年日子难熬
    租赁+换电站 众泰新能源车艰难突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供大于求 纯碱企业今年日子难熬
    2010-05-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秦风 ○编辑 王晓华
      连云港一国有大型纯碱生产企业,出口纯碱正在连云港码头吊装

    房地产调控殃及上游产业

      ⊙记者 秦风 ○编辑 王晓华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被誉为“化工之母”的纯碱就成为受创最深的行业之一。由于产能过剩严重,国内纯碱行业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劣。今年一季度,随着经济复苏,纯碱市场初现回暖,价格也有所抬头。但好景不长。当中央针对房地产业的“铁腕”调控政策出炉后,作为纯碱下游的平板玻璃遭受重创,继而使得纯碱也可能重回低谷。

      在此情况下,业内普遍对纯碱行业今年的前景颇为悲观。中国纯碱行业协会会长底同立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纯碱形势仍不乐观,估计仍是供大于求的局面,但预计《纯碱行业准入条件》年内出台后,会对产能的过快增长有所抑制,长远看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复兴。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在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国内房地产调控、人民币升值等诸多不利因素的集中作用下,纯碱企业今年将备受掣肘,何时能真正走出困境仍难断言。

      

      纯碱企业今年前景不乐观

      “今年纯碱企业的形势仍不太好,估计仍是供大于求的局面。” 在日前由网盛生意宝主办的“首届中国盐碱经济合作高端峰会”间隙,中国纯碱行业协会会长底同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并作如上表态。

      据他介绍,中国纯碱工业曾经实现长达9年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纯碱工业提供了日益扩大的消费市场;而房地产业的快速增长拉动平板玻璃行业的增长,进而拉动纯碱业蓬勃兴起。同时,以氯化铵为原料的复混肥的快速增长,消费了90%的氯化铵,也促进了联碱的发展。

      但金融危机爆发后的2009年却成为近10年来纯碱行业最困难的一年。当年,全行业能力仅发挥84.23%;产量增量和增幅也是近10年中最小。而受产品价格下跌,生产负荷不满,以及能源、原材料、运费全面涨价三个因素的影响,全行业陷入亏损,仅有少数企业保本微利。

      进入2010年,全球经济正缓慢复苏,纯碱价格也进入上涨通道。不过,在底同立看来,今年至少存在4个对纯碱业不利的因素。

      “首先是产能过剩;其次是能源、原材料涨价;其三是纯碱出口受限;最后是氯化铵销路收窄。”底同立说,“总体估计国内纯碱市场形势会好于去年,但仍将继续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对今年形势估计不能过分乐观。”

      事实上,这些不确定因素中有一个已被引爆——从上月开始的房地产铁腕调控就是其中之一。底同立认为,当前中央对房地产业的调控肯定会影响到纯碱需求,因为纯碱下游的一个重要产品就是平板玻璃,约占到纯碱需求量的30%。而房地产市场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必然会影响平板玻璃的销售,继而也给纯碱需求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专家祝昉则表示,今年纯碱市场能否走暖,目前难下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市场需求增速低于产能,下游产品价格上升有限,考虑到基础能源、劳动力等价格都会对成本带来压力,以纯碱为代表的盐化工利润将处于近几年最低位,甚至亏损,投资回报率不会很高。

      故此,他建议,应将下游收益较高的新材料、专用化学产品作为投资方向。

      群益证券分析师李明霞同样指出,二季度下游玻璃行业预计仍保持较高开工率,纯碱市场需求较好,价格有望延续小幅震荡走势,但下半年受房产新政等影响,开工率可能下滑,将使得上游基础原料需求增速有所回落,后续价格上涨空间有限。

      

      产能过剩成巨大包袱

      在底同立所列的不利因素中,产能过剩被放在第一位。显然,造成纯碱行业去年以来如此被动局面的一个罪魁祸首正是产能过剩。

      “近年来,各地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纯碱项目的现象严重,这造成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势头进一步加剧,下游产品供应量过快提高。”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专家祝昉对本报记者说。

      数据显示,仅2008年新建、扩建的纯碱项目就达到11个,新增总产能高达435万吨。同时,2009年和2010年还有两三百万吨已开工建设或已列入计划的纯碱项目将要投产。

      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从2005年起就开始陆续出台控制纯碱产能扩张的规划。2005年底,国务院公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其中规定100万吨以下氨碱装置和30万吨/年以下联碱装置属于限制发展类。2006年初,发改委发出了《关于加强纯碱工业建设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下属相关部门严控纯碱新增产能。但这些规划并未能抑制住纯碱业扩产狂潮。

      如果说在以往,依靠大量出口还可解决一部分过剩产能的话,那么,随着金融危机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出口也已不再是挽救纯碱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灵丹妙药。

      “美国的天然碱比我国纯碱具有显著的成本、质量以及服务优势,即使在我国两碱出口的主要地区东南亚市场,其竞争力也不弱于中国。”祝昉说。

      据他介绍,作为世界第一纯碱出口大国的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开始和纯碱出口位居世界第二位的中国展开了全面竞争,通过降价措施扩大市场份额。而国际上最大的纯碱出口联合体美国ANSAC公司一直对于我国的扩大出口挤占其传统市场提出抗议并提出将对中国进行倾销的警示。此外,欧洲苏威公司也加入了对亚洲市场的争夺战,于2009年开始向亚洲大规模出口纯碱。

      “更何况,未来人民币有可能升值,更将对产业链带来较大冲击。”祝昉说。

      

      《准入条件》出台或重塑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一份对纯碱行业具有重大意义的规范性文件有望在今年年内出台,其可能为整个行业走出低谷带来制度上的保障。

      “《纯碱行业准入条件》即将出台,预计就在年内。”底同立告诉本报记者,这份文件将会限制纯碱产能的过快增长,对新建纯碱项目设置一定门槛,长远看有助于整个行业的复兴。

      记者了解到,这份文件的初稿由石化协会产业发展部与中国纯碱工业协会、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共同制定,此前已经过了多轮征求意见,将由工信部正式发布实施。

      “对纯碱企业来说,金融危机固然是一个挑战,但作为问题的另一面,危机也会促进行业整体素质和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企业应把危机看成经受历练、提高水平的机遇。”底同立向业界发出建议。

      他认为,危机会抑制新增能力的快速增长。而为了度过低谷,企业必然要进一步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以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此外,在低谷时期,由于竞争的加剧,少数劣势企业会退出市场,有利于行业的联合、兼并和重组,从而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和整体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