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专版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阳光拒绝中庸
  • “我们是自己的掘墓人”
  •  
    2010年5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人物
    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阳光拒绝中庸
    “我们是自己的掘墓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新价值投资总监罗伟广:阳光拒绝中庸
    2010-05-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屈红燕 ○编辑 王颖

    趋势投资就像一门功力,练会了就行,如果继续练下去容易走火入魔,本末倒置。

      熟悉他的人都说,这个2009年的新科私募冠军不是一天炼成的。

      他是价值挖掘者,八成精力用来选股。他在券商研报和基金之前发现“好票”,所以,可以比别人早一步布局。

      他也是技术分析高手,善用波段和轮动,但他说,趋势分析从来都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不要本末倒置。

      他拒绝中庸,说,只有顶尖高手才能立足私募,公募基金经理排在中间位置可以升职收钱,但阳光私募跑在中间就会被淘汰。

      他从2002年开始,就一直坚持每天写操作记录,一直写到2007年从来没有中断过。大盘处于什么阶段,应该注意哪些板块,未来做哪些展望,他都有分析。这些不懈造就了他敏锐的市场感觉,也成就了他的冠军之位。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王颖

      

      太阳底下无秘密

      与同一圈子的相比较,罗伟广发现许多人在原地踏步,而自己总是能够走得稍快一点,他胜在善于总结规律。“投资必须相信规律,虽然规律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不相信规律,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

      2009年7月10日,本报记者曾采写了《新科私募冠亚军看淡8月股市》,当时位居阳光私募亚军的罗伟广表示:看空三季度股市表现,但操作上“换股不换仓”,通过防御性蓝筹股组合来降低风险。

      罗伟广的判断应验了:2009年8月4日沪指达到3478点,此后长达9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冲过这一高点,而大盘在3000点盘整之时,以消费股为代表的防御板块崛起,比如青岛啤酒的涨幅高达40%多。

      2009年大盘的涨幅是一倍,罗伟广的收益是两倍,他说其中一部分超额收益正来自于对大盘高低点的把握和对热点板块轮动的把握。

      “盘顶和盘底都有自己的语言,读懂盘面语言是做这一行的基本功。我采用权重股判顶法:蓝筹股的拉升加上防御板块的炒作,量能的放大,基金和散户的乐观等等,就预示着顶部到来;而底部有几个必要条件:必须缩量,量缩的幅度是前期高点的30%左右,这是经验数据指标,第二,必须伴随银行地产为代表的指标股暴跌,后来提前大盘止跌,这个是非常准的。”罗伟广说。

      “相对高点顶部出来,相对底部进去”,让罗伟广获得了部分超额收益,但他认为更厉害的方法是,要跟随热点切换。“我将中国股市分为三个主要的板块:防御性板块、小盘股、大盘股,热点就是在这三者之中轮换,很清晰,比如小盘股涨一段后,大盘股就会跟进涨上去,或者相反。当大盘股、小盘股都涨过之后,防御性板块就会最后涨上去,这是套路性的规律。”

      虽然并不依仗趋势分析去赚钱,但罗伟广在投资时还是顺应市场的大趋势。他说,如果在去年4月份发现了一个具有投资价值的小盘股,他是不会买入的,因为此时市场风格是从小盘转移到大盘了,逆势而为就会贻误战机,还不如将这只股票纳入股票池中,等待时机。

      趋势投资和价值投资到底孰优孰劣?争论了上百年也没有答案。但罗伟广认为,趋势投资有它的弊病,“趋势分析是锦上添花的东西,不能喧宾夺主。右侧交易、趋势投资者得不偿失,他们多数只能做到中流水平。而很多高手都是做左侧交易。”

      因此,罗伟广说,“趋势投资就像一门功力,练会了就行,如果继续练下去容易走火入魔,本末倒置。”罗伟广认为,一只股票应该先看基本面,再看图表,如果两者指向一致,则上涨的可能性大,而不是先看图表,再看基本面,或者仅看图表就决定买卖。

      

      坚决“非主流”

      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价值投资前所未有地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现在整个市场几乎都在大谈趋势投资,但罗伟广不怕做“非主流”,依然扛起价值投资的大旗。

      罗伟广成了少数派,但他丝毫不在乎。他说,“我之所以能跑得快一些,是因为我的性格,我从小到大就是一个不从众的人,不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而我身边很多人很容易受到别人情绪的影响,他们有些想法本来是很高概率的事情,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却并没有实现他们的初衷。”

      罗伟广认为,性格,是刺刀见红时能够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其他很多东西人们可以通过学习,锻炼获得,而往往在真正兵刃相见的战场上,一个人与生俱来的特质就会成为影响战斗成败的真正因素。”

      价值投资落到最细节,最微观之处,就是选股。因此,罗伟广把自己80%的精力都用于调研,“调研对创造超额收益具有最主要的贡献,因此我会花绝大部分精力;而这个又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就是靠跑腿,靠勤奋。”跑了十家上市公司,可能真正能够投资的只有一家,“有时候连续三个星期,天天做两三次飞机;有时候早上在北京,中午在上海,下午就在广州,我也觉得挺累的。”但他觉得,虽然累,还是值得。

      根据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罗伟广总结,具备以下三种条件的股票往往能够带来超额收益:一是估值比市场合理估值低一半左右。如市场合理的估值为25倍,出现了12倍估值的股票,这就说明存在着翻番的可能,如果市场稍热一点,翻番是很轻易的事情;二是当出现一批低于市场合理估值股票时,通过横向对比,选确定性高和市场主流认可的股票,上涨可能就更容易确定;三是买入时机的确定。要考虑个股基本面是否已经开始慢慢兑现。

      还有一个大条件,就是市场风格,比如,2009年4、5月时,即使发现一个很好的小盘股,他也不买,因为当时热点在大蓝筹,应该顺势而为在大盘风格中选股才能事半功倍。

      罗伟广说:“这个行业很多人不去调研,感觉看看别人推的股票就足够了,这样的确也可以生存,但却不能做到足够优秀,只有在市场前面发现好股票,走在券商和基金前面,才能提前布局。”

      具有强烈好胜心的罗伟广,最大的满足感,就是先于市场发现股票。他说:“刚开始起家的时候,完全靠自己去发掘好股票,现在有名了,很多人也给我推股票,但我还是希望自己挖掘股票,这样才有满足感。”

      与趋势投资相比,罗伟广认为,价值投资才可以管理大资金,可以稳定前行。“找10个调研能力跟罗伟广一样的人不难,如果管理规模上了100亿,我只要扩大我的投研团队即可。调研的方法可以复制的。”

      “罗伟广真正有价值的地方,就是知道在什么时候配置这些股票。我们在这个行业打拼了十多年,知道市场的喜好,知道市场可能过一两个季度会喜欢什么,这个是研究员替代不了的。”因此,随着新价值的壮大,罗伟广的角色就转为策略分析师,而研究员就是行业分析员,罗伟广根据市场的趋势对研究员提供的股票进行配置。“就好像原料都有了,现在就是看什么时候炒什么菜。”对这样的安排,罗伟广似乎胸有成竹。

      

      市场标准不能缺失

      今年被券商定义为“最复杂的一年”,许多2009年末坚决看多的券商口风又转向看空。罗伟广对大盘的分析和个股情况有他自己的独立见解:

      “3000点之下要坚定加仓,2800点要满仓。”他判断,只要央行不是大力收缩流动性,就不会使市场估值跌至15倍, 2800点相对2011年的动态市盈率还是13倍,相对2010年的动态估值为15—16倍。

      对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的摇摆,罗伟广毫不客气地将此种现象批判为“标准缺失”。“大盘在6000点时,他们说日本当年牛市之时给予的估值可以有80倍之高;而当股指跌至1800点之时,他们又套用新兴市场有5倍PE之说。这样只会给市场建立多重标准,让市场无从稳定地、常态地发展。”

      罗伟广认为,市场应该有个估值标准,“根据当前A股市场的宏观环境,这个标准应该是动态市盈率25倍。 2009年,中国股市之所以能涨到3400点高点,因为那时的股指对应当年的动态市盈率是25倍。”

      他认为,其实理性地看待此时的股市,形势会更加明朗。企业盈利能力渐入佳境、今年1月份有1万多亿的新增信贷,这些都是利好股市。但是,此时的市场却随着货币政策的转变而变脸,这也间接说明市场短期的情绪非常不稳定、不理性。

      关于2010年应该如何选取个股,罗伟广认为,经过2009年股市的上涨,已经有了两轮的个股挖掘,通常第三次的挖掘会产生泡沫,选股的难度增大。他表示,如果不出意外,上半年最大的机会在大盘蓝筹股,大盘蓝筹存在“暴利拐点”。

      而从基本面和技术面上,罗伟广都认为大盘蓝筹出现见底迹象。“最近对大盘蓝筹股的基本面,市场存在错判的可能,比如去年银行股的盈利是靠以量补价,今年就是价量齐升,最近银行股的股价,按2010年动态市盈率来说不到10倍,这是很有吸引力的,如果现时投资银行股,到阶段性获得50%收益,我也不觉得惊讶。”

      从技术面上,罗伟广认为大盘蓝筹上涨的概率很高。“市场存在着向大盘蓝筹股转换的可能,因为大盘蓝筹股已经沉寂了三个季度,再不涨的概率极低,我拿着大不了损失一点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