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专版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一线城市楼市加速调整 价格明显回落
  • 救援行动提振信心 海外股市强劲反弹
  • 楼市降温 上下游产业“受凉”
  • 成交大幅回落 土地市场进入调整期
  • 救援行动有助降低二次探底风险
  •  
    2010年5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一线城市楼市加速调整 价格明显回落
    救援行动提振信心 海外股市强劲反弹
    楼市降温 上下游产业“受凉”
    成交大幅回落 土地市场进入调整期
    救援行动有助降低二次探底风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救援行动有助降低二次探底风险
    2010-05-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衡道庆

      

      分析人士认为,过去几天西方国家以及IMF针对欧洲债务危机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措施,有助于降低因为希腊危机蔓延而带来的世界经济二次探底风险,但从更长期来看,欧元区自身固有的一些问题仍有待时日才能解决。

      

      缓解二次探底风险

      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的经济学家马克认为,欧洲以及其他国家最新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措施,规模和力度堪称惊人,短期内对于稳定市场、平息恐慌并且防止危机蔓延已“绰绰有余”。

      10日欧盟公布的庞大救援方案规模达到了7500亿欧元,其中4400亿欧元将由欧元区国家根据相互间协议提供,为期三年,600亿欧元将以欧盟《里斯本条约》相关条款为基础,由欧盟委员会从金融市场上筹集,此外IMF将提供2500亿欧元。

      高盛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周一表示,这两天欧盟以及其他发达国家推出的强力干预措施,极大降低了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尽管他认为二次探底的风险本来就不大。

      高盛驻伦敦的经济学家弗朗切斯科在10日的报告中指出,欧盟最新提出的共同援助方案切中要害,也让欧洲未来在处理危机时能有更多具有弹性的工具。而对阻止目前危机扩散更有效的重量级措施,莫过于欧洲央行将史无前例地干预债市。

      高盛预计,受到最新的一系列救市措施影响,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2年期国债的风险利差将因此缩减一半,而欧元兑美元则有望朝着1.35的目标反弹。

      法国巴黎银行的外汇策略师加利认为,欧洲央行首度祭出收购国债的举措,对金融市场来说是个极大利好,可能导致投资者重新购入他们上周抛售的新兴市场和股票等风险性资产。

      德国总理默克尔10日称,欧洲各国正在竭尽所能确保欧元稳定,而法国财长拉加德则表示,欧洲已经发出了最强烈的讯息:不惜代价捍卫欧元。

      

      欧元危机并未根除

      不过,从长远来看,专家认为,欧元区固有的很多问题并不会就此得到彻底解决。即便短期内市场的恐慌情绪得以控制,但欧元的危机难以得到根除。

      瑞士信贷经济学家陶冬认为,希腊危机本质上是欧元的危机。因为欧元一旦有事,世界最大经济体欧洲势必出现不稳定,由此甚至可能带出新的全球经济衰退和市场动荡。

      此次美欧联手救市暂时稳住了市场,但陶冬认为,长远来看,欧元有着先天性的缺陷,欧元结构性的错位,早晚会带来一场灾难,目前的希腊危机不过是一场预演。欧元区有16个成员国各有各的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政客也分别对本国的选民负责,却有一个统一的货币和统一的货币政策。

      陶冬认为,无论欧盟还是IMF,都没有能力作出全面的救援。西班牙、葡萄牙可能也有流动性困难,但是全面的危机应该不会在今年爆发。

      对于中国,巴克莱资本中国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中国经济目前处于经济周期的强势阶段,这样的有利状况预计会帮助中国禁受住由南欧主权国家债务危机引发的外部需求下滑的风险。但该行也认为,南欧国家债务危机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中国基准利率的上调从第二季度被推迟到第三季度。同时,欧债危机对于预测中国汇率政策调整将是一个关键的风险因素,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发生变化的可能性有所下降。

      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罗奇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在全球最为强劲,而资产价格和信贷的泡沫有所显现,中国仍需要稳步推进非常规经济政策的退出。

      但他也指出,如果南欧的问题很明显会在欧元区引发经济二次探底,中国可能也要考虑暂缓退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