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上证研究院
  • 12:特别报道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正加紧制定
  • 连涨一月 BDI升至年内新高
  • ■产业动态
  • 今年粗钢产量或超6.6亿吨
  • 广州发布供地计划
    全面推行预申请制度
  • 龙头地产中介酝酿逆市扩张
  • 国内铁矿山综合税赋有望下降
  • 北方沿海港口煤价攀升
  • 纯碱行业准入门槛出台
  • 两大石油集团
    广西开打柴油价格战
  •  
    2010年5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产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产经新闻
    三网融合试点方案正加紧制定
    连涨一月 BDI升至年内新高
    ■产业动态
    今年粗钢产量或超6.6亿吨
    广州发布供地计划
    全面推行预申请制度
    龙头地产中介酝酿逆市扩张
    国内铁矿山综合税赋有望下降
    北方沿海港口煤价攀升
    纯碱行业准入门槛出台
    两大石油集团
    广西开打柴油价格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两大石油集团
    广西开打柴油价格战
    2010-05-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其珏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阮奇

      

      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联手推价之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终于迫于黯淡的市况而开始一轮价格战。本报记者昨天从业内获悉,广西地区的中石化与中石油近日已在柴油零售市场先后降价。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指出,这是由于炼油项目大量投产后,市场出现供大于求。

      据能源信息机构息旺能源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价格战打响后,两大石油集团在广西的柴油零售平均价格一度低至5.8元/升,折合吨价为6861元/吨,与主营一般批发成交价格6900元/吨差了40元/吨左右。其中,中石油个别加油站的柴油最低零售价报5.6元/升,换算成吨价为6625元/吨;中石化的柴油最低零售价为5.7元/升,换算成吨价为6743元/吨,均相比南宁地区最低主营批发价格6850元/吨低了100-200元左右。

      一位了解内情的行业人士透露,上述最低价在本周初价格战打响后仅维持了两天时间,随即两大石油集团不堪成本压力将柴油零售价略为上浮。目前,当地各加油站柴油零售均价为6元/升左右。

      他认为,两大石油集团在广西进行价格战实为无奈之举。一方面,近期广西主营柴油批发市场相当不景气,而批发市场的清淡促使两大石油集团将注意力集中在零售市场进行试探性降价。另一方面,受雨季影响,工程项目需求无明显提升,而原油价格高企使投机性需求也受到抑制。

      “导致成品油市场疲软的另一个原因是供应大幅增加。”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昨天告诉本报记者,今年行业面临的一个形势就是前几年上马的多个大炼油项目开始集中投产,这将直接冲击供应。尽管需求恢复不少,但供应太多也导致供大于求。

      另一位业内人士则指出,即将开始的休渔期有可能使广西柴油市场雪上加霜。由于渔业柴油需求占广西总需求具有一定比例,休渔期开始意味着柴油需求的进一步下滑,因此两大公司开打价格战的原因也不排除是为了在休渔期前赶量。而未来一段时间仍有价格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