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F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专版
  • 11:信息披露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三大保险股投资价值凸显
  • 央行:尽快研究构建
    场外衍生品市场的
    集中清算机制
  • 市场动态
  • 华安指数基金百问百答(48)
  • 打新收益率冲高回落
    5月份以来骤降七成
  • 房贷担忧升级 地产调控考验银行经营能力
  •  
    2010年5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三大保险股投资价值凸显
    央行:尽快研究构建
    场外衍生品市场的
    集中清算机制
    市场动态
    华安指数基金百问百答(48)
    打新收益率冲高回落
    5月份以来骤降七成
    房贷担忧升级 地产调控考验银行经营能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房贷担忧升级 地产调控考验银行经营能力
    2010-05-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唐真龙 ○编辑 陈羽

      ⊙记者 唐真龙 ○编辑 陈羽

      

      “按揭业务在目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将是商业银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的主要业务品种。不过近期政府对房价进行调控,房地产市场波动的不确定性增大,我们将会密切关注该领域的风险。”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福州分行行长向记者表示。

      随着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房贷这项密切联系住房需求和房企资金链的业务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存量房贷是否能够经受住房地产市场波动压力的考验?新的房贷业务该如何开展?这些都是目前各家商业银行正在思考的问题。“最近我们一直在和监管部门、政府进行沟通。”上述人士表示。

      在政府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连环调控之后,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信贷风险关注程度正在提高。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各家银行均对房贷业务进行了压力测试,根据各家银行先后公布的数据,工行、建行对房价下跌可容忍度在35%左右,也就是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即使房价下跌35%,银行的不良率不会明显上升,交行副行长钱文挥在此前举行的交行2010年一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交行压力测试结果是房价下跌30%,不会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明显影响。根据交行压力测试的结果,在房地产价格下降30%的情况下,交行房地产开发贷款不良率将增加1.2%,个人按揭不良率提高0.9%。

      “目前各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30%的跌幅是可以承受的,但现实情况可能并非这么乐观。”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表示。赵庆明认为,对于按揭贷款可能压力没这么大,但是房地产开发贷款的情况就没有这么乐观了。“我认为房价如果下跌30%,房地产开发贷款的不良率可能会上升到10%。”赵庆明说。而问题是此次房地产调控是否将造成房价大幅下跌,对此目前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如果当前的调控政策能够固定并保持连续性,当前房价下跌30%完全是有可能的。“银行的压力测试是基于正常经营状态之下的,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尤其是一些房地产开发商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房地产开发商的道德风险将会放大银行的实际风险。”赵庆明表示。

      “房地产信贷不良率上升是必然的。”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表示。“这一轮调控的力度是很大的,房价下跌是必然的,存量房贷的风险难以避免。”相关人士透露,对于存量房贷,监管部门提倡通过信贷风险迁徙的方式转移风险。王勇认为,对于当前房地产信贷调控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那就是政府并不是为了打压房地产市场,而是为了抑制投机性需求。因此对于不同的住房需求,政府和监管部门要正确地进行引导,引导银行支持正常的房地产信贷需求,对于自住房、保障性住房等重点支持,“通过信贷指导将房地产信贷引导到正常的渠道。”王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