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B基金周刊1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市场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版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基金今年前5月业绩排名:命悬金融地产
  • (上接3版)
  •  
    2010年6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市场
    基金今年前5月业绩排名:命悬金融地产
    (上接3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接3版)
    2010-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3版)

      话语权旁落,谁的问题?

      那么,基金话语权的旁落的原因在哪里呢?或者,换个角度来思考,是谁掠走了基金的市场“话语权”,他们又因何德何能可以掠走“话语权”呢

      推手之一,阳光私募等其他机构。

      关于私募资金的指责,以及对其市场影响力的担心从2008年末以来一直没有停歇。无论是稍早期的所谓游资炒作的非议,或者更后期的,越来越多的行业公开观点认为,阳光私募正在利用机制优势快速分流资金,上述观点都是非常明确的。即私募的崛起分流了市场影响力。

      但如果回到市场本身的资金实力来看,阳光私募和公募基金并不在一个档次上。即便是根据最乐观的国金证券的预测,到2010年末,阳光私募的整体规模预计也只是达到1000亿元。其中,最大单个公司管理资金不会超过100亿,这种规模和国内最大公募基金动辄一、两千亿的管理规模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但如果说,阳光私募在一定程度上“篡夺”了基金的市场影响力,似乎也未尝不可。过去两年的市场较量发现,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新经济的投资机会挖掘,无论是面对市场系统性风险还是结构性衰落,A股基金整体并未体现出先见之明。相反,2009年末齐刷刷看多,倒反映了其宏观判断和风险控制上的软肋。

      这或许可以归因于其规模太大导致的“船大掉头慢”,或者基金追求相对收益的风格,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归因在部分成熟人才的出走上。但都不可回避的证明,基金话语权的旁落,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其自身投资能力优势的丧失,而不完全在于金钱的减少上。因此,某种程度上,由于规模的客观限制和思维模式的路径依赖,基金在2008年以来失去了一部分市场影响力。

      推手之二,产业资本。有大量的说法指向产业资本。不止一位基金投资总监在策略报告中提及,产业资本(主要是大小非)的流通是2009年以后市场的最大变化。南方基金的前任投资总监王宏远,还非常经典的总结为:中国证券市场自2008年后,博弈从存量资本和增量资本的博弈,变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博弈了。

      但其实,中国市场又在什么时候缺少了“产业资本”的影子?从2007年市场高峰期,浩如烟海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方案,和2005年规模庞大的二级市场大股东增持计划就可以发现,中国市场从来不缺产业资本高抛低吸的行为。

      而其中的差别在于,如今大批的可流通的大小非,某种程度上只不过把以前曲里拐弯的产业资本套现和增持模式变得更为直接;使得产业资本能够直面证券市场的股价,而不用费尽心思通过投行手段来实现,使得上市公司和行业机制更为顺畅,当然,他同时也使得市场定价效率更高。

      因此,产业资本的话语权显现,更多的是从隐性走向“显性”。而身处其中的机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让出的也不过是,部分“阶段性恶炒”的权利,非理性定价的权利。

      

      市场话语权,一个伪命题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基金市场影响力的减弱,其中既有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市场效率提升后的正常回归。也有管理规模和目前市场风格不适应的客观原因,更有基金自身投资优势被平均化后,市场影响力被其他投资主体瓜分的尴尬现实。

      而究其本身,基金市场影响力的下降和基金自身对宏观经济的前瞻能力、行业的研究能力、上市公司投资机会的挖掘能力有关。其背后的原因,与基金公司的股权治理、业绩激励、管理文化等深层次问题有关。绝非一个简单的资金实力比可以讲清楚的。这就是一些业内有识之士所说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当年的庄股市场多少背景雄厚、呼风唤雨的大资金都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今日益国际化的中国股市则当然更不能够靠着财大气粗来维持所谓的影响力。从这个角度说,市场话语权更多的只是一个伪命题。一时的市场影响力随时可能被更改,努力的提升核心竞争力,履行好受人之托、为人理财的信托责任,才是真正的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