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B基金周刊1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市场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专版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大盘蓝筹股估值优势背后潜藏三大压力
  • 矿价钢价“双向挤压”
    三季度钢厂或最难熬
  • 重回2004年
  • 首个中国低碳指数发布
  • 山东将推动黄河三角洲企业上市 拟建黄河三角洲银行
  • 银行融资:“抽血”还是“输血”?(上接1版)
  • 王忠民:中国推进低碳投资有天然优势
  • 华安指数基金百问百答(64)
  • 陈工孟:现在是股票投资合适时间
  •  
    2010年6月7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大盘蓝筹股估值优势背后潜藏三大压力
    矿价钢价“双向挤压”
    三季度钢厂或最难熬
    重回2004年
    首个中国低碳指数发布
    山东将推动黄河三角洲企业上市 拟建黄河三角洲银行
    银行融资:“抽血”还是“输血”?(上接1版)
    王忠民:中国推进低碳投资有天然优势
    华安指数基金百问百答(64)
    陈工孟:现在是股票投资合适时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重回2004年
    2010-06-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汇添富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监:袁建军

      汇添富基金专户投资部总监:袁建军

      如果说与2010年最类似的一年的话,确非2004年莫属。2004年的宏观调控在4月份开始,与2010年宏观调控时间类似。并且宏观调控在这两年中均成为影响市场的核心要素:在2004年,宏观调控持续了很长时间,导致全年市场整体缺乏资产配置上的超额收益,更多的投资机会体现为个股挖掘,基金全年业绩相差悬殊。到目前为止,2010年投资情况类似。

      这样的状况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是很难适应的。因为从2006年到2009年,资产配置和行业配置成为超额收益的重要来源,研究好政策、宏观经济,就很可能跑赢。但是盈利模式很难简单延续,2010年一开始,证券市场的特征就像回到上一轮周期,即精选个股替代行业轮动,成为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

      如果把证券投资视为一个行业,它本身也有一定的周期性,盈利模式同样会出现周期性变化。因此做投资必须要充分认识到2010年的困难程度和复杂性。简单重复过去几年的投资方法可能很难将投资业绩做好。但是由于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目前市场中的很多投资人并没有真正经历过2004年,更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一点。

      很大部分的投资者包括一些机构投资者在过去几年习惯了行业轮动和逆向投资,所谓"跌多了总归会涨回来"。特别是经历了2008年的超级熊市以后,敢于抄底的投资者又获得了极大收益。但是在2010年这类"勇敢者的游戏"的投资方法不再适合证券市场中所有行业投资。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尽管2010年与2004年如此相似,但它们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宏观调控的内容完全不同。2004年调控的目标是过热的经济,为了快速给经济降温,被迫采用了比较极端的行政性手段。而2010年调控的目标是经济结构,直观上是在打压房地产,其实重点在于调结构,因此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

      2004年实际是中国增长的长周期的一次短期扰动,当时被打压的很厉害的几个行业此后获得了很好的增长,例如钢铁、有色等强周期行业。

      而2010年的调控对于很多强周期行业可能意味着长周期繁荣的结束。为什么这么说?回顾21世纪的前十年,中国经济增长有两个核心推动力,一是房改,二是加入WTO。中国的房地产自从房改以来,除了2008年,从来没有出现过房价下跌。中国加入WTO以后,出口连续几年出现高速增长,从而带动了投资的高速增长。从2010年开始,这两大引擎则面临降温的压力。房价高企已经影响了中国经济的转型,促使贫富差距增大,这已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很大的威胁。因此此次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很可能使中国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期结束的拐点到来。房地产行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有所弱化。经济增长还遇到了另外一个约束即出口。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虽然出口结构不断优化,但仍有大量的低附加值的中低端制造业。全球发达国家经历了2008年的危机之后,经济增长速度将会面临中长期放缓的压力。这使中国的出口引擎面临的压力在加大。因此转变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2010年宏观调控的关键点在于调结构,在原先的一些增长引擎逐步失去动力之前,中国需要培养起另外一些在当前时点持续性更长动力更强的增长引擎,包括内需和新兴产业等。在这一背景下,那些历经多次调控依旧创出新高的行业可能会面临长周期拐点和长期系统性的盈利能力下降,轻易对于这些行业进行逆向投资则意味着极大的风险。

      今年开始,真正的挤出效应将会逐步展开。经过2008年的历练,基金经理的反应更为迅速:在意识到宏观调控的压力后,基金纷纷被迫加大对中小盘市值成长股的投资力度。

      需要警醒的是:能长成参天大树的小树苗毕竟有限,只有一批质地优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估值具有优势的成长股将会获得投资者的持续认可,而不是所有的中小盘市值公司都值得长期持有。2004年中国证券市场曾出现"漂亮20",即一批优质成长股获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甚至在大盘不断下跌中依旧获得了良好的正收益。2010年也将会出现类似的局面,特别是在市场经历了连续下跌以后,前期强势的个股也纷纷补跌,这必然会带来真正的结构分化,即那些质地真正优良的个股将得到投资者垂青,而偏概念主题的品种很可能被投资者抛弃。2010年对于投资者来说,个股选择的精准性要求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