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广告
  • 9:公 司
  • 10:广告
  • 11:公司纵深
  • 12:广告
  • 13:公司前沿
  • 14:公司·价值
  • 15:信息披露
  • 16: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金融地产“虚张声势” 基金冷眼观战不附和
  • 电子产品的寒暑表
  • ■A股B股
  • 医药股带领强势股补跌 市场底部确认仍需时日
  • ■期市
  • ■创业板
  • ■货币债券
  • ■基金
  • 机构博弈医药股 游资抛售中小盘股
  • ■港股
  •  
    2010年6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金融地产“虚张声势” 基金冷眼观战不附和
    电子产品的寒暑表
    ■A股B股
    医药股带领强势股补跌 市场底部确认仍需时日
    ■期市
    ■创业板
    ■货币债券
    ■基金
    机构博弈医药股 游资抛售中小盘股
    ■港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地产“虚张声势” 基金冷眼观战不附和
    2010-06-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巩万龙 ○编辑 张亦文

      金融地产“虚张声势”

      基金冷眼观战不附和

      ⊙见习记者 巩万龙 ○编辑 张亦文

      

      方向不明的时候,各种噪音总是能找到存在的理由。有意思的是,随着抗跌的医药和科技股频频跳水,低价金融地产轮番躁动,在当下趋势投资大行其道的市场里,唱多金融地产的基金公司少得可怜。

      警惕金融地产虚晃一枪

      端午节刚刚收假,相对平淡的消息面让A股继续震荡,农行昨日开始招股,市场给足面子,微跌9.69点稳稳站住2550点上方。就在昨日平淡的市场里,金融地产继续躁动,大盘银行股纷纷企稳,二三线地产股表现良好,一线地产股震荡筑底。同时,被基金抱团的医药股却纷纷跳水,创业板和中小板次新高价股也大幅回落。

      上周银行股忽然大涨,2500点几乎成了一个政策底,渐趋企稳的金融地产多少得益于政策环境。而乐观的基金公司已经在预言房地产行业见底,地产股进入筑底阶段,建仓机会明显。

      上海一家合资基金公司表示,后市大盘蓝筹在经过了前期调控政策打压之后,相关个股都已进入估值的相对底部,尤其是地产类个股,通过对最新公布的宏观数据的解读,可以发现房产供应数量会在下半年反弹,价格坚挺的局面会所随供应数量的增加有所下降,板块进入筑底阶段,继续下探的空间已经有限。

      该公司唱多,认为短线资金的快进快出以及市场的震荡都只能被理解为政策预期那一声靴子落地前的一种观望,短期内市场震荡以及主题炒作的市场特征还有待改变,但资金做多蓝筹的潜力还是存在的。

      然而,上述基金公司看多声音颇显另类,这也并不意味着基金经理加仓了地产股。在众多基金公司看来,金融地产估值修复形成的投资机会只能理解为阶段性,反弹出货成为市场共识,政府主导的产业转型毕竟要有政策支持,这会使得A股新兴产业受市场青睐,所以投资者要警惕金融地产虚晃一枪。

      基金看别人表演

      对于当下噪音繁多的A股市场,集体性盲目从众,铁定赚不到钱,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者只能交学费,在市场发现和创造新概念的人恐怕要占得投资先机。现如今,基金早已低配金融地产,面对躁动的金融地产,公募体制中老到的基金经理要对金融地产谨慎许多,没有追高,反而总体上减仓避险。

      根据银河证券测算,上周末,各类型基金均出现了明显的主动性减仓趋势,其中股票型基金主动减仓2.6%,偏股型基金主动减仓2.8%,平衡型基金主动减仓2.2%,华夏,上投摩根和汇添富等公司均在减仓,而目前嘉实和博时等基金公司平均仓位均已降至65%以下。

      就在上周金融地产大涨时,多家基金公司果断指出,金融地产只是估值修复,这两大板块体现为阶段性投资机会,持续性表现有待观察,反转尚未到时。

      其实,经过上半年折腾和思考,大型基金公司不再一味唱多金融地产,除了短期博取超跌反弹机会之外,上轮牛市重仓金融地产成名的基金公司继续把新兴产业作为首选,观望金融地产表演的基金公司增加。

      早在数周前,就有基金投资总监表示,在房价没有出现实质性下跌的情形下,做房地产股票的反弹则好比在玩一个加强版的俄罗斯轮盘赌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