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信息披露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财经海外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能源前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广告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2:专 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南方电网建议 减少电力传输 高耗能产业或可集中转战西南
  • 美国能源界智囊:
    未来最大的机会还在太阳能
  • 煤炭“十二五”规划框架浮现 计划组建20个大型集团
  • 高能耗建筑受指责
    上海试点“全息太阳能社区”
  •  
    2010年7月1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能源前沿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能源前沿
    南方电网建议 减少电力传输 高耗能产业或可集中转战西南
    美国能源界智囊:
    未来最大的机会还在太阳能
    煤炭“十二五”规划框架浮现 计划组建20个大型集团
    高能耗建筑受指责
    上海试点“全息太阳能社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美国能源界智囊:
    未来最大的机会还在太阳能
    2010-07-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史蒂芬 R. 福里斯特

      ⊙记者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

      

      作为美国名校密歇根大学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史蒂芬 R. 福里斯特(Stephen R. Forrest)在美国能源界颇有声望。拥有200多项发明专利的他曾多次为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提供咨询。他还负责一所由密歇根大学设立的全美最大、最具多样性的科研单位,每年科研经费就达10亿美元。

      2010年5月,在他的努力下,密歇根大学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及其他几所中美科研机构,向美国能源部提交了一份议案,提议建立一个“清洁交通工具”(clean vehicle)和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着力推动两国大幅度减少石油燃料的消费和温室气体的排放。该项目已处在审查程序中。

      近日,福里斯特在上海交大接受上海证券报独家专访,就美国政府的能源战略、未来清洁能源前景、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等一系列重大话题做出解答。

      上海证券报:能谈一下“清洁交通工具”(clean vehicle)项目的具体情况吗?这个项目由密歇根大学、上海交大与两国政府合作开发。实施这个项目的意义何在?

      福里斯特:中美两国是这个地球上碳排放最大的两个国家,如果这两个国家不去努力减排,那么其他国家就更不会在这方面采取行动了。除了“清洁交通工具”项目外,这项倡议还包括“清洁煤”和“清洁建筑”。项目将由双方共同出资,共同设立实验室,共同研发,并得到工业界的支持。

      上海证券报:在各类清洁交通工具中,您最看好哪一种?

      福里斯特:清洁交通工具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电动或者生物燃料驱动的汽车。成熟的清洁交通工具,其燃料应该非常有效率,且有经济性。另外,能够对汽车尾气进行循环再利用的技术也有着广阔前景。

      上海证券报:众所周知,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对美国能源战略做了重大调整,清洁能源获得极大推动,请问未来美国对各类能源的战略选择是怎样的?您认为最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是哪一种?

      福里斯特:这取决于成本和有效性。的确,奥巴马政府组建之后,美国尤其是能源部在清洁能源方面的投入非常之大,其中的一大重点就是用太阳能来实现照明——要知道,美国用在照明上的能耗占到总能耗的20%。而其他能源如核电、风能、生物质能等也存在很大发展机会,但机会最大的还是太阳能。

      上海证券报:太阳能光伏有晶体硅和薄膜两条技术路线,您更看好哪一种?美国在光伏应用方面的支持力度怎样,是否也会像欧洲一样采取固定电价政策?

      福里斯特:这两条技术路线的优劣归结于成本,而且要与化石燃料作对比。目前,薄膜太阳能已在成本方面获得极大下降,如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生产商First Solar就是走薄膜路线。而晶体硅电池从单位面积而言,效率仍是最高的。但无论哪一种,目前和化石燃料相比成本还是偏高。当然,美国也采取了扶持政策,虽然规模不像欧洲那么大。美国的政策简称“RPS”,就是规定到某个年份,某个州的发电量中必须有多少是来自可再生能源。但每个州的规定都不一样,例如密歇根州的目标就是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10%。

      上海证券报:今年发生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引起轩然大波。请问这个事件会对美国的能源战略带来冲击吗?

      福里斯特:这个事件的确是一场环境灾难,长期而言对每个人都会造成伤害。希望全世界都能从这个事件中认识到化石燃料的成本有多么巨大。同时,这类事情可能发生在任何国家,每个国家都应当看到其中的危害。当然,美国能源战略不会轻易改变,毕竟奥巴马只是一个人,而美国有那么多参议员和众议员。

      上海证券报:您曾多次给美国政府的能源战略提过咨询建议,能否对中国的能源政策也提些建议呢?

      福里斯特: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政府在清洁能源方面的巨大投入,并正在逐渐形成一个大的市场。但中国经济仍在快速发展,这样一个迅速膨胀的经济体还是严重依赖化石燃料。因此,中国必须要做非常困难的平衡,以使经济减少这种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