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B基金周刊1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市场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世界经济正在软着陆而非重陷衰退
  • 中国股市
    上半年吸金12亿美元
  •  
    2010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11版:基金·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A11版:基金·海外
    世界经济正在软着陆而非重陷衰退
    中国股市
    上半年吸金12亿美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世界经济正在软着陆而非重陷衰退
    2010-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周良

      ——访瑞信亚太及新兴市场策略主管萨克蒂·西瓦

      如果说之前几个月,“二次探底”还只是停留在警告和预测的层面,那么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全球投资人似乎真正深切感受到了经济二次下行的风险。不管是中国最新发布的各项重要经济指标,还是美国的就业数据,抑或西班牙被警告降级,都让人觉得“二次探底”离我们是如此的接近。

      面对经济的明显走软,投资人似乎有些乱了方寸,这从过去几天股市的连续大跌就可见一斑。不过,一些专业投资人士并不那么悲观。在接受基金周刊独家专访时,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亚太及新兴市场策略主管萨克蒂·西瓦(Sakthi Siva)坦言,这轮全球经济走软并无争议,但他们更愿意将此看做是较为健康的“软着陆”,而非二次衰退。

      在此前提下,今年的《机构投资者》最佳亚洲策略师西瓦认为,未来的6个月中,包括亚洲在内的新兴市场仍有望实现超过10%的涨幅。西瓦尤其看好韩国、俄罗斯和中国的H股,不过对A股持更谨慎态度。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基金周刊:您认为亚太股市是否已经见底?

      西瓦:事实上我们已告诉客户,我们已经看到了底部。我们曾向客户建议,在市场下调了15%之后可以着手买入。从MSCI亚洲(除日本)指数来看,最高曾达到510多点,我们曾建议客户如果该指数下跌到430点,则可以考虑开始买入。而该指数近期曾经最低跌到425点。

      通常情况下,如果OECD经济先行指标到顶,而市场对于欧洲的情况又有所担心,那么亚洲的市场,包括中国市场,就会下跌,因为亚洲和中国对于出口都相当依赖。

      但是我们的看法是,当OECD先行指标到顶之后,更重要的是看经济的下滑是衰退还是软着陆。如果是经济衰退,股市就会下挫约30%。但我们认为全球经济将会软着陆,这样的话市场只会下挫约15%,随后将出现一波强劲的反弹。

      OECD先行指标在今年3月见顶,我们坚信,不会出现全球经济衰退,而是软着陆。通常在市场见底之后,未来6个月市场平均的反弹幅度是27%。到目前为止市场已经反弹了约12%。因此我们认为市场还有15%的上升空间。

      所以,我们认为全球新兴市场,包括亚洲市场,已经见底,在未来的6个月,我们认为市场还会继续上升,直到年底。

      

      基金周刊:为什么您认为经济是软着陆而非重陷衰退?

      西瓦:有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历史经验来看,二次衰退出现的情况非常少,全球范围内过去共出现8至10次经济衰退,但只有一次出现了二次探底,发生在1982年。

      第二个原因是,经济二次探底的主要担忧来自欧洲,但是问题集中在欧洲的边缘经济体,即葡萄牙、爱尔兰、西班牙、希腊,这些国家经济规模较小,即便出现衰退也不应该被认为是全球经济衰退的前兆。我们认为,只有在在两种情况下,欧洲边缘经济体才有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第一是全球银行系统瘫痪,进而造成经济衰退,比如雷曼兄弟破产之后带来的经济衰退。衡量银行系统是否瘫痪的一个主要指标是泰德息差,即全球银行间市场贷款利息与美国短期国债利息的差值。尽管目前泰德息差已从最低的10个基点上升到了45个基点,但相比雷曼兄弟破产之时的460基点还非常低。这说明在眼下,银行间仍互相信任,并相互借贷,金融系统并没有瘫痪。

      另外一个可能是边缘欧洲的危机蔓延到核心欧洲,也就是德国和法国。德国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要比葡、爱、西、希四个国家相加还要大50%,因此如果德国的经济挺住,就能平衡这些国家的经济不振。而根据德国商业景气指数和欧洲PMI指数,我们判断德法两国的经济运行仍相当不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欧元的贬值。

      所以,我们认为,除非泰德息差大幅提高,或者德法两国经济指标大幅下挫,否则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基金周刊:那么您认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认为再次出现了衰退?

      西瓦:如果泰德息差超过200个基点,那么我认为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会上升。如果欧洲PMI指数下降到50,也就是扩张线以下,那么衰退的可能性也会增大。但在上个月,欧洲的PMI指数仍在55左右,保持在50以上,表明经济仍在扩张。

      

      基金周刊:您对A股市场怎么看?

      西瓦:我对A股相当的谨慎,不是很看好。我们的主要模型是市净率-资产回报率模型。依据这一模型,H股是亚洲第三便宜的市场,而上海A股市场是最昂贵的。根据市净率-资产回报率估值模型,A股的溢价一度超过80%,现在仍然有40%,这对我们而言仍然过于昂贵。我们的建议是现在不要买入A股股票,直到其他市场变得一样的昂贵。

      在我看来,A股太昂贵而且供应量过大。从A股目前的估值来看,已经是一个高成长市场的估值,因为溢价已经相当高。如果溢价能够下降一半,那么我们会考虑这个市场。

      

      基金周刊:当前您最看好哪些市场?

      西瓦:我们目前看好三个环球新兴市场,包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的H股。我们从今年4月中旬开始推荐H股。

      

      基金周刊:那H股中哪些行业会表现更好?

      西瓦:我们的一些客户不喜欢中国的银行、地产、石油股,尽管它们只有7至10倍的市盈率,投资者都喜欢市盈率已经达到25至30倍的消费类股票。中国的消费只占GDP的35%,而美国消费占GDP达70%,因此美国的比例应该下降,而中国的比例应该上升。但我担心的是,目前市盈率已经达到了30倍,如果这个估值能够下降一些,我会考虑消费类股票。从估值角度来看,我比较偏好地产和银行、能源类股票。

      

      基金周刊:作为一个专业投资人,您秉持什么样的投资哲学?

      西瓦:我研究股票市场已经20年了,我的第一个原则是永远不要恐慌。比如在目前的宏观环境下,很多客户认为经济衰退到来了,但是我认为会出现软着陆,经济还会回升,因此应该买入。

      保持镇静,你才能从长远的角度看待市场。我个人经历过很多的经济周期,因此更深知永远都不能恐慌的道理。我并不是一个追涨杀跌的投资人,而只是买比较便宜的股票,在经济见底的时候买入,而不要在市场过热的时候入场。

      ■人物简介

      简萨克蒂·西瓦(Sakthi Siva),2008年加入瑞信,现任董事总经理,亚太及新兴市场策略主管。加入瑞信前,西瓦于2004年1月起担任瑞银集团董事总经理兼亚洲股票市场策略主管,2000年起担任瑞银集团澳大利亚策略主管。1989至1990年间,她曾任澳大利亚央行研究员,1990年至1994年担任麦格里银行国际经济部主管,1994年至2000年担任Ord Minnett证券公司(现为摩根大通旗下公司)资产配置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