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B基金周刊1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市场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股债“跷跷板”凸显 债基经理继续看多
  • 沃伦·巴菲特:
    天生王者(一)
  •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投资者需要关注什么?
  • 诺安基金:三季度布局三条主线
  • 南方旗下多只基金定投受青睐
  • 信达澳银曾国富:底部区域已现
  • 金鹰基金:市盈率处安全区域
  •  
    2010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基金·基金一周
    股债“跷跷板”凸显 债基经理继续看多
    沃伦·巴菲特:
    天生王者(一)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投资者需要关注什么?
    诺安基金:三季度布局三条主线
    南方旗下多只基金定投受青睐
    信达澳银曾国富:底部区域已现
    金鹰基金:市盈率处安全区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沃伦·巴菲特:
    天生王者(一)
    2010-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银华基金

      ⊙银华基金

      

      他白手起家,11岁开始投资股票,79岁时资产已高达620亿美元,成为世界首富;他发掘了可口可乐、运通公司等一大批传奇性的企业,并数十年持有与其共同成长;他公司的股票在30年间上涨了2000倍,股东会已成为崇拜者的朝圣大会,甚至有人不惜花费数百万美元换取与他共进午餐聆听教诲的机会。他就是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投资家,在美国乃至世界投资历史上,他的成就无人企及。

      巴菲特生于1930年,父亲经营着一家证券经纪公司,对巴菲特了解股票及债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巴菲特从小就对数字有一种本能的渴望,7岁时,他曾因高烧住院,在空闲时小巴菲特经常在纸上写下一串串数字,当护士问他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时,他说代表着自己未来的财富。

      而与对数字的渴望一样迫切,少年巴菲特似乎天生就对金钱有着强烈的欲望。虽然家境殷实,但从9岁起,他就开始摆摊卖饮料,并通过统计自动售货机里各种饮料的瓶盖数,来推断哪种饮料更受欢迎。

      少年巴菲特对股票的痴迷程度毫不亚于其他孩子对飞机模型的喜爱。他常去爸爸的公司帮忙抄写股票价格,11岁时,他以每股38美元的价格买了3股城市设施优先股,并在上面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5美元。12岁时,他已发誓自己要在30岁前成为百万富翁。

      凭借“觉得赚钱还能看着财富慢慢累积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一如此单纯的想法,巴菲特在青少年时期从事了很多种职业:销售饮料、杂货店小伙计、送报员、高尔夫球童以及股票推销员,他甚至还开了两家公司专门从事二手弹子机出租生意和出售二手高尔夫球,而且还用自己赚来的钱买了40英亩的土地成了小地主。

      这些不同种类的生意给巴菲特带来了不菲的收入,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他未来从商的信心。他极度信赖数字,所有的决策都依赖于数字的推断。中学时期,他在商业和投资领域的天才已经被人们广泛关注,在毕业纪念簿上,人们给他的评语是“喜欢数学……是一个未来的股票经纪人”。

      1947年,已经赚了5000多美元的巴菲特卖掉了自己的弹子球公司,进入著名的沃顿商学院,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涯。不过,在这里,巴菲特无法从模糊宽泛的理论教学中找到“赚钱的技巧”,他将大部分时间放在费城的一家股票经纪公司中,并开始为自己未来的事业寻找投资人。1949年,巴菲特出人意料地放弃了沃顿商学院的课程,转到自己更熟悉的内布拉斯加大学学习,在后来的3年中,巴菲特继续自己的送报和高尔夫球生意,并将其发展壮大,从单纯的推销员变身为管理者。

      由于形象不修边幅,巴菲特去哈佛商学院读硕士的申请被拒绝,在失望之中,他读了格雷厄姆所著的《聪明的投资人》一书,马上对其爱不释手,于是,在1949年8月,他成功地拜于股票分析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门下,正式开始了他辉煌的投资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