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B基金周刊1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市场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提升核心功能 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 大商所:努力建设亚洲重要期货交易中心
  • 促进辖区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 推进优势企业上市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  
    2010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特别报道
    提升核心功能 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大商所:努力建设亚洲重要期货交易中心
    促进辖区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推进优势企业上市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提升核心功能 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2010-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高文力 唐学良 吴光军 ○编辑 邱江
      戴玉林

    ——访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

      2010年是大连贯彻《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启动之年。大连提出,要建成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集聚区,即“三个中心一个聚集区”。大连这么做的底气来自哪里?大连的资本市场、金融产业发展目前的情况如何?本报今日特刊登有关大连的专题报道对此做详解。

      ⊙记者 高文力 唐学良 吴光军 ○编辑 邱江

      2009年7月,国家出台《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将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大连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和龙头作用,提出大连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和现代产业集聚区的战略定位。加快大连金融业的发展,不仅是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更是大连核心城市建设的需要。日前,就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话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

      记者: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哪里?

      戴玉林: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著名的国际航运中心同时必然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大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同样需要体系发达、功能完备的金融中心的支撑。金融是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掌控了金融资源,就掌握了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国际竞争的主导权。加快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是促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核心功能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同时,金融业具有高附加值、高贡献率、高成长性的特点,是我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和优势产业。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符合我市城市定位,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现代服务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同时支持和推动航运、物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信息等骨干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现代产业基地建设。

      记者:大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和现实可能如何?

      戴玉林: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大连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新建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形成了以石化、船舶、现代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四大优势产业为支柱,以物流、金融、旅游、软件等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产业升级和国际竞争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近6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幅保持在15%以上。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布局中,大连处于核心地位,有14个加快开发开放、重点发展的区域,大连经济总量占沿海经济带6城市总量的5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65%,海港货物吞吐量占51%,集装箱吞吐量占63%,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占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57%,在区域发展中综合实力显著。

      大连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点城市和东北经济圈对外开放的门户。目前已有1.3万家外商投资企业、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大连投资兴业。大连通过成功举办夏季达沃斯年会、APEC高官会、亚欧小型部长会、服装博览会、软交会等重要活动,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大连的经济发展优势、区位优势、港口口岸优势、对外开放优势、城市环境与人才优势,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

      记者:大连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金融实力如何?

      戴玉林: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是国家赋予大连的战略定位,也是基于大连金融业发展基础做出的现实选择。大连金融总量、运行质量、金融机构数量、种类均位居东北首位,是东北地区金融体系最为完善、机构聚集度最高、开放度最深、金融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市,在国务院综合研究院首次公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位列环渤海及东北地区第一,这是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基础和实力所在。

      近5年来,全市金融业总资产增长3倍多,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7倍和2.4倍,保费收入增长2.3倍,是继深圳后第二个保费收入突破百亿的计划单列市。大连商品交易所作为我市独有的金融资源和东北地区唯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性金融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新增6个期货新品种,期货成交量、成交额分别增长4.3倍和7.3倍,成交量连续九年保持全国第一。美国花旗、荷兰ING、英国渣打、日本财险等32家各类内外资金融机构在大连开业。金融总部加快发展,全市已有10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总部,分支机构和经营网点已分布全国15个主要省市,金融业对外辐射力明显增强。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先后三次被评为“中国十佳金融生态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金融生态城市”和“中国最具国际化金融生态城市”。金融业的长足进步不仅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目前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进展如何?

      戴玉林:《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已经明确了金融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空间布局、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抓好落实。市政府成立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领导小组,研究落实工作措施,明确责任和任务,重点打造有利于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金融生态环境和人才队伍,加快培育和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市场,市政府还将邀请国内外知名金融专家担任咨询顾问,为大连金融发展出谋划策,借助他们的金融资源、智力资源和影响力,为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供实质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