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公 司
  • 7:公司纵深
  • 8:公司前沿
  • 9:观点·专栏
  • 10:能源前沿
  • 11:调查·区域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特别报道
  • 14:特别报道
  • 15:特别报道
  • 16: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三大变数交汇 市场面临大考
  • 期指将迎“三次交割” 今日移仓至为重要
  • 公募私募对后市分歧巨大
  • 经济减速将缓和政策收紧预期
  • 逾七成上市公司
    中期业绩预增
  • 农行上市当日 近半散户看涨
  •  
    2010年7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三大变数交汇 市场面临大考
    期指将迎“三次交割” 今日移仓至为重要
    公募私募对后市分歧巨大
    经济减速将缓和政策收紧预期
    逾七成上市公司
    中期业绩预增
    农行上市当日 近半散户看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公募私募对后市分歧巨大
    2010-07-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晓婧 ○编辑 谢卫国

      ⊙记者 吴晓婧 ○编辑 谢卫国

      

      2400点一线,坚决看空者和坚定看多者都需要勇气。面对异常复杂的投资环境和难以预测的政策走向,无论是以相对收益为投资目标的公募基金,还是以绝对收益为投资理念的私募基金均陷入“迷茫”,直接表现为在下半年市场趋势和投资机会预判上的巨大分歧。

      

      牛熊之“辩”

      从历史经验来看,机构观点常常呈现出“一边倒”现象。然而,在此轮市场大幅下挫之后,公募基金对于后市预判相对“中庸”,私募基金中则出现了极度悲观者和极度乐观者。

      大部分公募基金认为,下半年A股将表现出箱体震荡运行态势。例如,大摩华鑫认为,影响股票市场的政策因素将逐渐淡化,股票市场缺少向上和向下运行的政策推力,股指将在新的箱体内继续震荡运行。另一家基金公司亦认为,市场经过反复震荡后,随着政策导向、经济增速和企业盈利前景能见度的逐步增加,市场将逐步完成筑底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基金对于后市预判较为“中庸”,不过从其实际投资来看,整体表现出悲观情绪。据浙商证券测算,上周市场出现年内最高周涨幅,然而基金的仓位依然保持在低位徘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相反还有逢高减磅的动作。浙商证券认为,基金经理貌似并不为一时的反弹而采取行动,看淡情绪依然浓厚。

      此外,6月份以来成立的多数次新基金一致选择空仓静待投资时机,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令基金对底部判断更为谨慎。

      不过,相对与公募整体谨慎的心态而言,私募基金的观点则十分鲜明。在私募中极度乐观者如慧安投资董事长沈一慧,在其看来,市场可能在三季度或四季度见底,触底之后将展开一轮不少于两年的牛市。同威资本董事总经理李驰也认为,目前A股市场对价值投资者而言是大的机会。

      极度悲观派如天津仙童董事长张晓君,在其看来,目前影响市场的因素中,除了股市下跌导致估值降低外,其他因素都没有改变,所以维持看空策略不变,对下半年依然心存谨慎。张晓君表示,“反弹赚小钱,做空赚大钱。未来几年,做空全球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再谈风格转化

      在中小盘个股出现调整之际,前期被多数机构“避之不及”的银行、地产却出现企稳反弹之势。再度引发业内对于“风格转换”的争论。那么,这一次是否会像同威资本董事总经理李驰所言,“狼来了”的故事再次上演,当市场都不相信会风格转换的时候,却在悄然进行。

      李驰的逻辑很简单,即认为高估的股票迟早下跌,低估的股票迟早上升,金融股等越被低估,上涨的空间越大,市场发生风格转化的概率也就越大。南方基金也认为,风格转换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已经初步显现,中小股票大幅回调,同时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大盘蓝筹逐步企稳。

      在华宝兴业看来,风格转换背后的逻辑是市场是否对于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估值产生误判,即是否市场给予传统行业太低的估值、而给予新兴行业太高的估值。或许汇改是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股票估值纠错的契机,在投资者一致看好新兴行业股票的当下,或许被抛弃在角落里的周期股倒是更值得关注。

      不过,更多的公私募基金并不看好风格转换。汇添富基金认为,银行、保险等低估值蓝筹板块的持续上涨仅靠目前捉襟见肘的存量资金挪移尚难以完成。

      诺安基金认为,在发生根本性转折点的时候,均值回归是没有意义的。不能简单用过去几年大小盘股的溢价水平,说小盘股溢价太高,一定要回归。整个宏观经济,包括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盘股溢价有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存在。很难真正切换到大家期望的那样,大小盘风格发生完全转换。在目前可预见的一年里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