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政府在租房市场上的角色
  • 盼两大基石推中国评级业后来居上
  • 经济结构调整需分两阶段走
  • 究竟谁在玩贸易保护?
  • 章鱼保罗与巴菲特
  • 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天经地义
  •  
    2010年7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政府在租房市场上的角色
    盼两大基石推中国评级业后来居上
    经济结构调整需分两阶段走
    究竟谁在玩贸易保护?
    章鱼保罗与巴菲特
    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天经地义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盼两大基石推中国评级业后来居上
    2010-07-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马红漫

      中国评级业若想实现“后来居上”,当好好汲取国际评级巨头们的前车之鉴,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尽早建立科学的市场淘汰机制与评级风险承担机制。可以说,垄断带来的强势市场地位以及监管弱化催生的道德风险,让国际评级巨头们迷失了自己。这些 “先天不足”,国内评级业同样存在,想要振翅高飞,就非得彻底摆脱这两者不可。

      马红漫

      成长中的中国评级业正在尝试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本周一,我国评级行业的第一个自律组织破茧而出——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成立,为行业提供了研究和业务支持平台、业务规则和行业自律规范的制订平台、开展投资者教育的平台和对外交流的平台。

      时间再往前推一个星期,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首个国家信用等级报告,这也是世界第一个非西方国家评级机构第一次向全球发布的国家信用风险信息。在这一评级过程中,大公国际颠覆了此前评级巨头的传统思路,并对政府执政能力、国家经济实力、央行地位等评级要素做出了新的阐释。而更为外界关注的是,这次评级首次给出了“中国国家主权信用高于美国”的结论,并引发了一场国际性激辩。其实,大公国际与评级“三巨头”之间的评级模型孰是孰非,外部人着实难以准确判定,最终,时间和市场才能够给出定论。

      评级专业委员会的诞生,有利于促进国内评级业的集体壮大,彰显了主管部门发展民族评级业的良好初衷。从国际评级巨头近年间的发展轨迹看,竞争压力与惩戒举措的缺失,成为其当下止步不前的主要阻碍因素。以此观之,中国评级业若想实现“后来居上”的远大抱负,当好好汲取国际评级巨头们的前车之鉴。笔者以为,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尽早建立科学的市场淘汰机制与评级风险承担机制。

      在我国金融业迅猛发展的关键时期,亟待建立与之相匹配的评级体系。因此,大公国际发布国家信用评级报告的勇气应当得到肯定,但国内评级业是否能就此快速崛起,尚需拭目以待。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国际评级巨头的光环暗淡,甚至被指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在穆迪、标准普尔及惠誉等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联手演绎下,希腊的主权信用级别从去年底的“A级”变为“垃圾级”仅用了100天时间。而此前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前后,三大评级巨头对其信用评价也曾表现出事后的“急跌”。毫不客气地讲,正是由于评级机构和投资银行的如此迅速的改变评价,才使得大量的投资者被引入迷途。可以说,垄断带来的强势市场地位以及监管弱化催生的道德风险,让评级巨头们迷失了自己。但遗憾的是,对于国内评级业而言,这些 “先天不足”同样存在,而想要振翅高飞,就非得彻底摆脱这两者不可。

      评级机构制度成熟于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时期,正是彼时大量企业破产和银行坏账暴发,成就了评级机构日后的权威地位。但是历经80年的大浪淘沙,风雨中幸存下来的美国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垄断了全球信用评级业。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授予了评级巨头专营垄断权,规定外国筹资者在美国金融市场融资时,必须接受这三家评级公司的评估。由此,评级三巨头强势的寡头垄断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危机感尽失,有恃无恐。相形之下,国内评级业的这一隐忧更甚,评级机构甚至未经历过市场优胜劣汰的洗礼。目前国内评级机构的资质源于央行1997年的一纸文件,而十三年前所认定的评级公司范围至今再未做出过大的调整。襁褓中的中国评级机构,不仅享受着指令性贷款企业评级的垄断福利,而且再无新进入者的市场威胁。这些评级机构游离于市场竞争之外,即便业务失序也鲜见会受到严厉规制,更无退出市场之忧。此前有媒体曝光,某国内大型评级机构在创设之初涉嫌抽逃注册资金。作为评判他人信用的中介,评级机构却在内部管理运作上“知错犯错”,其自身素质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国内评级行业应当彻底打破垄断,调控部门在确保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新兴竞争者入围。只有让垄断者感到危机,淘汰既得利益者,才能够让行业长葆青春。

      此外,责任意识淡漠也是国际评级业的一大痼疾。穆迪一位经理级别的人士就曾承认,“我们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来换取金钱。”其根源恰恰在于评级机构只“负道义上的义务,而无法律上的责任”的特权。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直至次贷危机全面暴发后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声名卓著的国际评级机构,根本不会为他们那些低级而愚蠢的评级结论承担任何责任。

      近几年,我国一直探索在证券评级行业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和公司自我约束相结合”的监管机制,但评估失败的惩罚机制却付之阙如,这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缺失。笔者认为必须要改变评级机构不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至少是经济责任的状况,只有建立起诸如“倒债保证金”等制度,切实要求评级机构为其行为承担真金白银的连带责任,才能够唤醒评级业的风险意识。只有敢于承担风险,且被市场买卖双方认可的评级机构,其评级体系才自然会成为市场主流。

      毫无疑问,我们真诚希望中国评级业的声音能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但其前提条件却不容忽视。开放市场准入、建立刚性的惩戒机制是避免国内评级机构重蹈国际巨头覆辙的“利器”。就此而言,刚刚成立的评级专业委员会可谓任重而道远。

      (作者系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