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深圳试点费率改革 个性化车险“看人下菜”
  • 券商“独苗”出海不顺 QDII投资再遇冷
  • 套现违法影响个人信用 四部委联手打击信用卡犯罪
  • 债强股弱变脸 债券产品回归“守门员”角色
  •  
    2010年7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理财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理财一周
    深圳试点费率改革 个性化车险“看人下菜”
    券商“独苗”出海不顺 QDII投资再遇冷
    套现违法影响个人信用 四部委联手打击信用卡犯罪
    债强股弱变脸 债券产品回归“守门员”角色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套现违法影响个人信用 四部委联手打击信用卡犯罪
    2010-07-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邹靓 ○编辑 金苹苹

      套现违法影响个人信用

      四部委联手打击信用卡犯罪

      ⊙记者 邹靓 ○编辑 金苹苹

      

      近年来,信用卡犯罪呈现上升势头,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恶意透支、冒用及伪造信用卡、信用卡套现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而随着手机支付、指纹支付、新型支付终端等的出现,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在不断翻新。

      为打击信用卡套现,部分商业银行于近期关闭了以个人账户作为结算账户的个体工商户信用卡结算功能。理财专家提醒:利用信用卡套现,不仅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亦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存在被“盗刷”的隐患。

      

      套现或将信用“变黑”

      一般来说,信用卡的正常、合法交易包括:通过柜面、自助机具、POS机以及互联网等渠道进行消费、取现、存款(还款)。信用卡可以用来刷卡支付,若提取现金则需支付1%的手续费和每日0.5%。的透支利息。

      而信用卡非法套现,则是持卡人通过虚拟交易等手段,把卡内信用额度变为现金持有。社会上比较常见的信用卡套现行为主要是通过POS机套现和利用网上支付工具套现,还有部分通过循环套现(称“养卡”)或利用分期付款额度套现等。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绝大多数的信用卡都是无担保的借贷工具,透支的风险由银行承担。信用卡套现行为通过非法手段规避了银行所设定的较高取现成本,再加上恶意的循环套现,银行透支的资金缺口将越来越大。一旦持卡人无法偿还,银行不仅将损失利息,还可能形成不良资产,带来巨大的风险隐患。部分信用卡套现行为损害被盗用信息的持卡人的利益,还可能为“洗钱”等不法行为提供便利,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秩序。

      而持卡人表面上通过套现获得了信贷资金减少了利息支出,但实质上,持卡人终究需要还款。一旦超过免息期,就要追加偿还免息期内的透支利息(日利率0.5%。)和逾期滞纳金。同时,持卡人通过中介机构套取现金,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存在被“盗刷”的风险。

      目前,中国银联已建立“风险信息共享系统”,发卡机构一旦发现存在套现行为的信用卡,将立即采取止付措施,同时将持卡人信息报送至中国银联以实现不良持卡人信息共享。此外,人民银行还在研究将持卡人套现行为记入“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相关事宜,届时持卡人非法套现的不良行为将可能被记入个人征信系统,直接影响其个人信用报告。持卡人不仅将承担个人信用缺失的法律风险,今后向银行借贷资金也将非常困难。

      而提供套现服务的商户,除了承担法律风险,而且面临受理伪卡、遭持卡人恶意挂失等风险。

      

      四部委联手打击信用卡套现

      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的通知》。

      四部委提出,要从规范银行卡发卡行为、加强银行卡交易监测和使用管理、强化对受理市场的风险控管、改进银行卡受理终端管理等入手加强监管和防范。

      记者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获悉,下一阶段央行上海总部将针对互联网上信用卡套现广告泛滥的现状,与工商、通信管理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严查非法套现广告、“空壳”公司注册等行为。对前一阶段破获的银行卡违法犯罪案件信息,也将向商业银行通报相关信息。同时,参与信用卡套现的商户及持卡人的负面信息将纳入企业、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

      而商业银行方面,收单银行和信用卡发卡银行将对套现类可疑交易的资金进行监测分析。比如对资金交易与特约商户、信用卡持卡人身份不符的情形,同一持卡人大量办卡、规律性充分利用免息期和授信额度的资金交易模式,以及特约商户银行账户资金频繁大量转入个人结算账户的情形予以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