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资金·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专版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首只人民币基金或本周在港发售
    小QFII打响“热身战”
  • “价跌量升”苗头初现楼市僵局“解冻”?
  • “新政”三月 深圳房价未见明显松动
  • 供需上演“拉锯战” 上海楼市仍胶着
  • 海外资金“借道”香港 QFII额度告急
  • 在香港感受人民币热
  •  
    2010年8月3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首只人民币基金或本周在港发售
    小QFII打响“热身战”
    “价跌量升”苗头初现楼市僵局“解冻”?
    “新政”三月 深圳房价未见明显松动
    供需上演“拉锯战” 上海楼市仍胶着
    海外资金“借道”香港 QFII额度告急
    在香港感受人民币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供需上演“拉锯战” 上海楼市仍胶着
    2010-08-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楠 ○见习编辑 艾家静

      ⊙记者 朱楠 ○见习编辑 艾家静

      

      刚刚过去的7月上海楼市成交仍显胶着。据相关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7月上海商品住宅供应量及成交量与6月几乎持平,依然在低位徘徊;成交均价却稳立19000元/平方米以上,环比6月甚至出现微幅上涨。僵持、观望依然是上海楼市7月的关键词。

      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7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43万平方米,环比6月略微增加2.38%,而与2009年7月相比,仅为其整月的23%,成交量依旧处于相对的低位徘徊。与此同时,7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仍高达19313元/平方米,环比6月微幅上涨0.76%,

      从环线来看,外环以内区域成交出现量升价跌的态势。7月全市外环以内区域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9.3万平米,虽只占总成交量的五分之一,但环比上月大涨了44.7%。与成交面积大涨相对应的是均价的大幅下跌,7月外环以内商品住宅均价仅为31065元,环比上月大跌16.2%。“上海滩大宁城”等均价低于3万元的项目大面积成交,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的数据显示,自4月底楼市调控政策出台以来,4-7月上海商品住宅的月供应量分别为128万平方米、94万平方米、51万平方米和55万平方米,成交量分别为106万平方米、31万平方米、42万平方米和43万平方米。这两组数据表明,在调控效力释放了3个月后上海楼市的供需量仍在低位徘徊,买卖双方对下半年楼市走势的不确定性,造成了目前双方胶着、观望情绪依然浓重。

      但开发商在经历了一轮推盘滞消后,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推盘策略,试探市场的意图也愈加明显。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陆骑麟认为,7月楼市与6月出现了相类似的成交“前低后高”情形,月初成交相对不足,月末开发商则加大供应并通过各种优惠促销手段,集中成交造成局部热销的假象。7月最后一周(7月26日-8月1日),全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到15.4万平方米,环比前周大涨34%,自4月26日以来首次突破15万平米。7月下半月上市的项目基本上是都能获得80%的去化率,这表明大量购买力积压,浓厚观望情绪的背后是购房需求正在等待房价的回归合理。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分析师薛建雄也认为,购房需求不能获得释放,积压过久必然反弹;而成交量一旦反弹,目前库存量并不大的开发商必然会再度提价,这也给调控增加了难度。因此,目前调控的关键在于是如何大量增加供应量,逼迫市场上的空置房源大量抛售,以及通过大量保障房的入市,来缓解市场上积压的刚性需求,从根本上巩固调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