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韧 ○编辑 杨晓坤
过去30年间,无论经济趋势如何波动,成熟期的美股标准普尔500指数始终波动于10至30倍PE估值之间,而在过去的20年间,青春期的A股主板估值波动于12至70倍PE估值区间,若以2008年A股步入“全流通”为标志,如今A股已步入壮年期,未来A股主板估值参照美股标准波动概率极高,沪深300指数最接近标准普尔500指数,沪指2500点之下,沪深300指数估值介于13倍PE上下,由此可以判断A股的关键性估值底部已具雏形。
另外估值底的判断从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以及QFII的投资路径中亦可略窥知:首先,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自沪指跌穿2500点之后即开始战略性建仓,成为市场最重要的多头力量;其次,海外H股市场自5月份起即出现H股溢价A股的现象,意味着A股投资价值凸现,而进入7月份之后,QFII额度更成香饽饽,意味着A股的投资价值已被海外投资者所垂涎。
社保基金和QFII机构作为最严苛的价值投资者,遵循的投资策略接近“狗股”策略,源自最成功的美股投资经验,又被称作“道10策略”,这种投资策略要求投资者在每年末购买构成道指所包含的30家公司中具有最高收益率的前10只股票,这类股票虽然具有高股利收益率但通常股价波动却显迟滞,因此并不为众多投资者所喜爱。
如今A股蓝筹股即具备此特征,无论是社保基金还是海外投资者,在沪指跌穿2500点之后采纳的无疑就是“狗股”策略,拐点诞生在农行上市前后,海外超级基金大举战略性建仓农行H股就是信号,因为农行的股息收益率介于5%上下,符合标准的“狗股”特征。借鉴最严苛价值投资者的投资路径,投资者可以透过红利型股票基金的股票池,寻觅符合“狗股”策略的价值股。
另一条行之有效的投资经验是“困境反转”策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无论是成熟的美股还是青春期的A股,在主动型投资策略中,风险最大的股票往往隐藏在牛市中的高价绩优股中,而机遇却又诞生在熊市中的低价股甚至是绩差股中。
近15年来最典型的“困境反转”案例是苹果电脑,1995年苹果电脑濒临倒闭,每股价格低于1美元,市值可以忽略不计,当乔布斯重返苹果电脑时,还是依靠微软1.5亿美元的注资输血方才避免破产厄运,即便是在网络股疯狂的2000年,高估至百倍PE值的苹果电脑也仅有300亿美元市值,但是如今苹果电脑市值高达2500亿美元,与微软不相上下,而15年前微软的市值就已经达到现水准,而诺基亚的市值更是从2000年的2300亿美元萎缩至如今300亿美元。
“困境反转”案例往往隐藏在周期性的耐用消费品领域,诸如汽车和家电,哈撒韦公司投资比亚迪的案例,亦接近“困境反转”案例。“困境反转”策略需要深入研究行业及公司的基本面,那些百折不挠拓展市场的企业暗含反转潜质,同样投资者也需要坚忍不拔的钻研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