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特别报道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理财一周
  • B1:披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通货膨胀是生产力现象
  • 长期停牌风险该由谁来承担?
  • 银信新规:主动风险管理难度较大
  • 啥时关键技术不再“短板”
  • “压力测试”≠“安全测试”
  • 中国没理由跟进“数量宽松第二季”
  •  
    2010年8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通货膨胀是生产力现象
    长期停牌风险该由谁来承担?
    银信新规:主动风险管理难度较大
    啥时关键技术不再“短板”
    “压力测试”≠“安全测试”
    中国没理由跟进“数量宽松第二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没理由跟进“数量宽松第二季”
    2010-08-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傅 勇

      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分化还将持续下去。这意味着,中国不会跟随美国一起进入日本式通货紧缩周期中。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很可能会在一个温和通货膨胀区间运行。因此,美联储等主要央行宣布“无限期”延长低利率环境,并重启数量宽松,不见得就是中国货币政策重回宽松的理由。相反,中国有可能要下更大的功夫回收更多流动性。

      傅 勇

      对于越来越复杂的全球经济大环境,过去一段时间,笔者强调了以下几个观点:一是全球经济复苏将十分缓慢,并可能出现反复,对任何乐观预言都需要保持警惕;二是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已部分脱钩于发达经济体,各国经济周期有所不同;三是发达经济体政策退出的时间窗口会比市场预期来得晚,国内政策需要率先收紧。

      现在笔者想要补充的是,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上述分化还将持续下去。这意味着,中国不会跟随美国一起进入日本式通货紧缩周期中。7月CPI上涨3.3%,创下2008年11月份以来的新高。但分析一下3.3个百分点的涨幅,新涨价因素只占到了三分之一。随着翘尾效应的减弱,下半年物价涨幅有望回调。

      近日,美国经济复苏渐显停滞迹象,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官方和私人机构,均下调了美国经济的预期增长率。美国上下今天最为担忧的是,经济会否陷入日本式通货紧缩陷阱。美联储最近一次声明,非但不再提及何时加息,反而决定终止退出数量宽松政策,承诺把按揭贷款支持证券(MBS)到期后所得现金,重新用于购买美国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高盛将美联储的这一转向称为“数量宽松第二季”,并预计在今年底或明年初,美联储会购买至少1万亿美元的国债。

      相比之下,中国经济的情景与美国大相径庭。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甚至出现过热迹象,二季度以来的降温是政策退出的结果。最新的7月数据显示,经济增长还在进一步放缓,除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幅也有所下降,笔者以为,这种放缓更像是软着陆,硬着陆的风险不大,经济回落的速度在可控范围之内。因为政策面还有相当多的措施可供选择,这些措施能对冲经济下滑的量能。

      中国经济的强劲复苏并不是孤立的。新兴经济体比亚洲金融危机时期有了更好的表现。伴随着经济增长和通胀压力的快速回升,绝大多数东盟国家的央行已经上调了利率。就中国而言,除了没有加息,货币当局几乎启用了其他各种手段逐步退出刺激政策,甚至还重启汇率改革。此外,中央财政的刺激力度明显减弱,并着力规范地方政府的投融资行为。

      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很可能会在一个温和通货膨胀区间运行。首先,极端天气此起彼伏,不仅影响国内物价,国际小麦等大宗商品价格近来也出现明显上升。俄罗斯日前已下令禁止本国小麦的出口。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期大量投放的货币最终将影响物价水平。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并不会马上带来物价上升,但通常经过6个月左右时间的调整后,将对物价带来上升压力。最后,一些重要商品的价格开始进入上升通道。一个是猪肉价格,猪肉占到CPI权重的10%。因前期肉价一直比较低迷,以至农民养猪的积极性下降,未来一段时期,猪肉供给看来会相对紧张。另一个是劳动力价格。今年以来,用工成本上升明显加快,这不会只是暂时现象。

      在实体经济方面,中国经济有可能结束三十年来平均10%以上的高增长,但仍会保持较快增长。不少人注意到,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些因素,正在出现一些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与日本曾经历过的情形很有相似之处。比如,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汇率面临升值压力等等。但今天的中国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日本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仍然是人均收入较低的国家,只相当于美国人均GDP的十分之一,但当日本在结束高速增长时期之前,人均GDP已达到美国人均GDP的60%左右。

      无疑,未来的全球宏观政策将明显分化。在主权债务风险不断暴露的背景下,高负债国的财政刺激无以为继。英国等一些发达经济体将被迫转入紧缩期,小布什政府推行的减税措施也即将到期。财政刺激的被迫退出,会让本已羸弱的经济复苏势头雪上加霜。相比之下,扶持经济复苏的任务主要落在了央行身上。在未来一段时间,世人很可能会看到,财政政策逐步收紧,而货币政策重回宽松。当前,通货紧缩论调正在占据着越来越大的舆论阵地,央行执行宽松的政策顺理成章。

      虽然发达经济体这种“紧财政、松货币”政策搭配的效果值得怀疑,但却可能对新兴经济体的政策带来更多的紧缩要求。发达经济体私人部门活力不足,如果政府花钱也变得小心翼翼了,那央行投放出去的货币也就难以真正进入实体经济拉动增长。这些流动性有可能流向大宗商品市场,或进入新兴经济体寻找更多的盈利机会。

      由此,在货币政策上,或许会看到这样一种循环,即发达国家央行持续宽松,而新兴经济体央行回收流动性的压力却在不断加大。这一循环,是否可以视作是对所谓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纠正,还不得而知。在这一体系中,贸易盈余国家将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国,从而实现资金向发达经济体的回流。而现在,发达经济体央行决定继续实行宽松政策,而新兴经济体迫于通胀压力,将不得不回收流动性,包括从发达经济体流入的流动性。从这个角度说,美联储等主要央行宣布“无限期”延长低利率环境,并重启数量宽松,不见得就是中国货币政策重回宽松的理由。相反,中国央行有可能要下更大的功夫回收更多的流动性。这种反差并不奇怪。差不多从去年8月开始,中国的宏观刺激政策就已开始逐渐退出。事实证明,更多地从本国因素考量并制定相关政策,是富有成效的。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宏观经济金融研究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