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广告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8月新股收益率走高
    机构“打新”反趋谨慎
  • 放量大涨中机构谨慎 游资导演生物医药股行情
  • 准备低吸地产股
  • 恒指收涨40点
  • 沪指放量大涨2.11%
  • 农产品创阶段性新高
  • 四债指再创新高
  • 两市基指单边上扬
  • AH溢价指数重返百点水平
  • 生物医药备受青睐
  • 创业板指数放量大涨
  •  
    2010年8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8月新股收益率走高
    机构“打新”反趋谨慎
    放量大涨中机构谨慎 游资导演生物医药股行情
    准备低吸地产股
    恒指收涨40点
    沪指放量大涨2.11%
    农产品创阶段性新高
    四债指再创新高
    两市基指单边上扬
    AH溢价指数重返百点水平
    生物医药备受青睐
    创业板指数放量大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8月新股收益率走高
    机构“打新”反趋谨慎
    2010-08-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方俊 ○编辑 朱绍勇
      8月16日,际华集团上市。本报记者 徐汇 摄

      ⊙记者 方俊 ○编辑 朱绍勇

      

      16日,N际华(601718)上市首日收盘上涨76.29%。统计显示,8月份以来,无论是大盘股还是中小盘个股,新股上市首日收益率较此前都有明显提升;不过机构投资者参与网下申购却显得较为谨慎。

      业内人士指出,机构打新趋于谨慎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新股估值已经较高,另一方面由于网下申购有3个月的锁定期,而10月底首批创业板限售股解禁可能会导致估值重构。

      财汇资讯统计显示,截至昨天,8月份以来沪深股市共有14只股票上市,以上市首日收盘价计算,14只新股的平均涨幅达到72.85%。其中,赣锋锂业涨幅最高为185.99%,而国腾电子以118.47%的涨幅紧随其后,涨幅最低的青龙管业也为29.2%。

      而在7月份,两市共有25只股票上市,25只个股平均涨幅仅为23.24%,其中还有7只股票上市首日即跌破发行价;同样在5、6月份,新股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的也并不少见。

      由于打新收益率的不断提高,普通投资者打新热情也开始不断升温。不过,反映机构投资者参与情况的新股网下冻结资金并没有出现大幅增加,反而有减少的趋势。

      统计显示,剔除大盘股的影响,最新一期申购的是8月11日发行的双龙股份、华仁药业、新开源,三家公司网下共冻结资金230.24亿元;8月9日网下配售的建新股份、西部牧业、龙源技术三者网下合计冻结资金287.55亿元;而由于和际华集团申购时间重合,8月4日三家公司网下仅冻结149.48亿元。而从网下配售对象的情况来看,一些“打新专业户”出现的频率也有所减少。

      在打新收益率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为何机构投资者参与新股的热情反而降低?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方面是由于目前新股估值已经偏高;另一方面现在机构投资者参与新股申购要等三个月后才能解禁,而10月底首批创业板限售股将获解禁可能也会带来估值压力。

      市场人士指出,目前新股上市首日涨幅不低,网上申购成功的投资者收益率的确较高,但是应该说目前估值已经偏高。统计显示,16日申购的4家创业板公司发行后平均市盈率高达66倍,其中最高的顺网科技市盈率高达82.65倍,而向日葵也高达74.67倍。

      资料显示,4月份创业板也曾出现一波高市盈率发行,如4月21日申购的数码视讯、宁波GQY、国民技术和中瑞思创的发行市盈率分别高达78.82倍、73.86倍、98.33倍和72.50倍,不过随后沪深A股也出现了一波深幅调整。

      “机构投资者网下申购的新股有3个月的限售期,而10月30日首批创业板28只股票将解禁,届时或压力较大,因此我们现在打新又变得谨慎一些,” 一位券商自营负责人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