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业安
说到刺激内需,国内投资和政府购买无需担心,因为其增长的势头始终都很旺盛,对这两块,国人不是担心不足,而是担心过热。唯一需要刺激的是居民消费。居民储蓄率较高,边际消费倾向较低,所以要通过相应的公共政策,比如财政补贴,来鼓励居民消费。特别是,一些专家开始计算,假如庞大的农村人口,每户增加一台电视机的购买,那将是一个多么巨大的消费需求!于是这些专家极力呼吁,要千方百计刺激农村居民消费!
所谓刺激农村居民消费,无非是要从农户捂得紧紧的腰包里掏出钱来。至少从目前的数据看,电器下乡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销量在那儿摆着。大概是受到这个消费数据的激励,汽车乡以及其他物品也相继下乡。在专家和厂商眼里,仿佛农村就是个巨大的金矿。殊不知农户的口袋里其实并没有多少钱,如果这点钱很快被刺激完了,那么拿什么来继续支持消费?在推出连续的刺激政策时,至少要问两个问题:农户以前为何舍不得掏腰包?假如农户这次掏了腰包,会带来什么后果?
消费和收入有关,还和消费倾向有关,后者本质上是个心理问题。假设农村一家两个壮劳力,两人年收入(毛收入)也不过2至3万元,这是按照出去打工的平均收入水平估算的。很显然,在一般家庭,这个收入应该高于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如果家里有老人还能在田地里忙活点收入,那么家庭总收入也不过就3万左右。这样的年收入要支撑一家人的衣食住行、礼节性往来、子女教育以及全家人的医疗费用等。这么算下来,一个普通农户每年存上5000到1万就很不错了。这大概也符合现在一些学者对中国家庭储蓄率的估计,即大概在20%至30%之间。
如果要进一步提高农户的消费,在给定收入的前提下,只有提高其边际消费倾向。即每新增一元收入花在消费上的比例。如果收入不变,正常的支出不变,那么这个消费倾向就很难改变。道理很简单,农户之所以保持较高的储蓄率,目的在于防止未来可能的意外支出,即这种储蓄是预防性的。农村的意外支出很多,比如修房子、子女入学、家人的医疗(特别是老人)、红白事等。尤其农户的婚嫁支出是很大的。按照我们老家目前的消费水平,一次婚嫁,盖房大概需要8至10万;其他统共大概要花费金额5万左右。想想看,给儿子娶个媳妇大概要花去十几万,而自己每年储蓄才1万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普通农户大概要储蓄10年以上,才能完成这样一桩婚嫁事。这还没考虑婚嫁支出以外的其他支出。
如此算下来,大概农村两个劳力在子女婚嫁之后方能开始为自己储蓄。而那个时候的储蓄就需要为自己的养老打算了。这些计算还不过是假定了两个劳力一直有稳定的收入,并且收入的增长能跟得上物价的上涨,以及没有其他大的意外支出,也没有多个儿子。不然的话,这些储蓄都还不够。想想可怜,两个农村壮劳力自从结婚生子,就开始了艰辛的生活。其实农村居民如此,城市普通工薪阶层何尝不是如此。终其一生,你会发现,农村居民其实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额外消费!那么可能你会问了,为什么家电下乡,农户电器购买量上升?原因很简单,电器是婚嫁中的必备品,迟早都是要购买的。那么在近期准备结婚的人群中,提前购买也是很正常的。仅仅这项支出加总起来就很大。更重要的是,家电下乡,相当于是电器打折销售,农户会判断这种政策可能是一次性的,因而提前消费。所以,是这种对折扣的心理判断,促使其调整现在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权衡,进而扩大了现在消费的比重。
但请注意,这种调整是一次性的。假如政府宣布电器优惠政策是持续的,一直存在的,那么农户就会形成一个新的预期,就不会着急消费,而会按照原有的节奏处理现在的消费和未来的消费。这样一来,持续的刺激政策就将没有效果了。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是典型的心理账户决策,即家电下乡所提供的优惠政策形成了支出的节约,农户把这归结为一次性的所得,因而给予不同的消费倾向。如果刺激是持续性的,那么农户就不会形成这种临时账户,也就不会暂时改变消费倾向,结果消费行为不变。
因此,不能指望通过持续的刺激农户消费政策来提高农户需求。说白了,就是激励农户买一台电视机可以,但很难激励其买第二台、第三台,农户总共也就那点钱,该怎么花都心里想好的,试图去改变他们内心的规划,几乎不可能。刺激政策,只能促使农户调整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的权衡,但无法提高农户的边际消费倾向。如果非要改变消费倾向,只有持久降低农户的实际支出,来弱化其预防性储蓄的动机。写到这,相信读者已很明白了,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看,在刺激内需的同时,应真正落实九年制义务教育、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样,才能通过改变农户的心理来达到改变消费倾向的目的。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